
(新加坡27日訊)新加坡16個宗教場所將從10月3日起獲准恢復唱誦歌樂活動,但必須遵守人數限制,進行演奏與歌唱的最多10人,出席信眾不超過100人。
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也將為部分宗教場所的人數限制調高至250人,供宗教機構申請。
新加坡文社青部昨日發表文告公布,宗教活動逐步放寬的細節。其中一個試驗計劃是在部分宗教場所恢復歌樂活動,但最多只能有10名樂手或歌手,可除下口罩的不能超過5人。
如果在室內歌唱,可除下口罩的歌手不能超過兩人。各表演者之間得保持安全距離,表演者距離信眾須有至少3米。信眾得戴口罩,照舊不能歌唱。這些唱誦歌樂活動大多限定在周末舉行。
參與計劃的有7所教堂與教會、佛教和道教場所各有兩所,其餘是興都廟與錫克廟。其中包括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廟、蒙恩教會、聖若瑟教堂(武吉知馬)等。
當局是在諮詢全國種族與宗教和諧常務委員會後選出這些宗教場所,日後將探討是否讓更多場所恢復歌樂活動。
從下月3日起,新加坡所有宗教場所也可讓最多100人進行非集體祈禱的活動。這類活動包括宗教課、喪禮、註冊儀式等,目前這類活動的總人數頂限是50人。單是宗教課的人數頂限仍維持在50人,出席喪事的人數頂限照舊是30人。
屆時,所有宗教機構開放給信眾祈禱膜拜的人數頂限也上調至100人。
繼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在周三做出上述宣布後,新加坡文社青部昨是進一步說明安全措施。定時辦宗教集會的教堂、清真寺等須在場內設兩個區塊,以隔板等裝置區分。個別區塊可容納的人數不超過50名。為了減少信眾跨區接觸,各區的信徒應有個別的出入口。
至於沒有指定集會時間的廟宇,也得確保信眾不群聚在公共空間,保持安全距離。各宗教機構在放寬人數限制前,最遲得在活動3天前提呈它們的安全管理計劃給該部。
接下來,該部也會讓一些宗教場所對多達250人開放,但同樣得設個別區塊,每一區最多容納50人。宗教場所應先有能力安全開放給多達100名信眾,才申請這項試驗計劃。申請將從10月3日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