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益多極化和不可預測的世界中,新加坡必須加強凝聚力和保持團結,以應對各種深遠的挑戰。世界正處於轉折點,除了從單極走向多極世界,全球各地人們對國內政治制度和國際機構的信任正在削弱,兩極化的程度也在加劇。

圖源:政府圖庫
絕不允許東協成為列強競技場
昨日,新加坡外長維文在本地智庫新加坡國際事務學會舉辦的開年對話會上,對全球現況,以及本國面對哪些挑戰又該如何應對發表看法。
維文回顧了新加坡60年來的發展歷程,並指出本國取得成功的許多先決條件,像自由的全球秩序、全球化供應鏈、本區域享有和平,以及穩定的全球權力均勢,如今都受到了嚴重侵蝕。
當前世界正處於轉折點,除了從單極走向多極世界,全球各地人們對國內政治制度和國際機構的信任正在削弱,兩極化的程度也在加劇。此外,在數碼科技、生物科技和可持續能源領域這三場互相交織的革命,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顯著風險。

圖源:政府圖庫
維文指出,新加坡過去60年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增長,也建立了本國獨特且具有凝聚力的身份認同,但他提醒,新加坡仍面對深遠的挑戰。在日益對全球化和其好處持疑的世界中,像新加坡這樣一個小型、高度互聯和全球化的城市國家該如何應對?
維文認為,新加坡保持開放包容是關鍵之一。我們需要保持開放包容,就外交政策和結盟方面,我們要與所有大國保持全方位平衡,以及富有成效和建設性的接觸。團結、成功、具備捍衛本國的能力與意願,以及自力更生仍然是關鍵,未來或許更是如此。
新加坡絕不能讓國家陷入可以被收買或被欺負的境地,因此我們必須毫不含糊地表明我們堅定地追求,並優先考慮我們長遠的國家利益,並且將捍衛我們的主權。
此外,新加坡必須繼續參與加強和完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對於新加坡、歐洲、南美洲、非洲和中東,世界仍有許多地區依賴基於規則的國際法,它們依賴遵守國際法,在全球規範內行事並通過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新加坡在地緣政治上絕不選邊站
值得注意的是,維文這些年與吳作棟、李顯龍和黃循財三名總理共事,每次領導人更替,新的領導團隊都會面臨考驗。東協過去幾十年吸取的一個教訓是,不會再允許本區域成為列強代理的競技場。
無論世界其他地區的走向如何,若東協繼續降低貿易和非關稅壁壘,繼續推動經濟一體化、投資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未來幾十年仍有不錯的發展前景。未來,東協將有望躋身全球第五或第四大經濟體。
面對更加分裂和不明確的全球局勢,許多國家正通過加入各種多邊集團分散風險,作為對單極世界過渡至多極世界的回應。但新加坡維持一直以來不選邊站、堅持原則的立場是正確且必要的。

圖源:政府圖庫
維文表示,在本地區創立與擴大多邊組織並不是新現象,除了存在多年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和聯邦政府首腦會議,近年來也出現四方安全對話機制、澳英美三邊安全夥伴關係、印太經濟框架,以及金磚國家的擴展。
特別是金磚國家,上個月宣布新一批13個夥伴國名單,當中包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四個東協國家。維文提出,近來的發展是各國對單極世界過渡至多極世界的回應。
新加坡會對所有這些新構想保持開放態度,並繼續密切關注這些發展對新加坡的影響。最終是否加入特定組織必須經過謹慎的考慮,明確從國家利益出發。
日益動盪的世界對新加坡這種小國的安全和生存愈發不利,新加坡必須儘可能與更多朋友和夥伴共同努力來塑造全球規範,以支持多邊主義、法治和聯合國憲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