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這幾天,因為一件小事被驚動了!
上周,有網友在TikTok上上傳了一則視頻。視頻中的拍攝者,和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執法人員起著爭執。

被懟臉拍攝的國家環境局執法人員,圖源:@TikTok@khuranasahib_pb04
事後,根據視頻里的內容以及新加坡媒體的報道,雙方起爭執的原因,其實只是一件小事。
幾天後,連新加坡政府部門也被驚動了!當局還對這件事做出了公開澄清......
在新加坡吃完飯必須清理桌面?
網友和政府部門職員吵起來了!
視頻顯示,這件事似乎發生在新加坡某間小販中心外。
根據內容,似乎是因為視頻拍攝者沒有擦拭用餐桌面的水跡,結果就被國家環境局執法人員攔下了。
可以看到,國家環境局執法人員要求視頻拍攝者提供他的身份證進行檢查。這讓男子感到非常不解。

圖源:@TikTok@khuranasahib_pb04
之後,在場執法人員向拍攝者解釋到,把他攔下是因為他在用餐的桌子上留下了垃圾。
這讓男子感到十分困惑,他不停地詢問:是不是用餐結束後一定要擦乾淨桌子才能走?!他解釋說,自己離開前已經清理乾淨桌面上的骨頭和紙巾了,只是沒有清理掉帳面上的水漬而已,那並不是自己的責任。
這時,另一名執法人員解釋說,拍攝者弄髒了桌面,就應該有義務清理桌面:「先生,你(需要)明白,當你吃飯時,如果你把一根骨頭放在桌上,或者你把一些東西倒在桌上,你就必須把它清理乾淨。」

圖源:@TikTok@khuranasahib_pb04
雙方爭執了近一分鐘,誰都沒有辦法說服誰。期間,雙方氣氛一度緊張,語氣都很堅決。
不過,最終,視頻拍攝者的態度還是軟化了下來。他向兩位執法人員表示感謝,表示自己只是想要一個澄清說明而已。
除此之外,視頻中並未透露更多細節,大家也暫且無法得知這名男子有沒有被執法人員開罰單。
這名男子將自己和執法人員的爭執片段發上網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不少人都認為執法人員的訴求完全沒有道理。

「我不認為我們需要清理(桌面)。如果桌面在我來之前就已經髒了呢?我理解的規定就只有歸還餐盤而已。」 一些網友並沒有直接反對,而是留言極盡諷刺執法人員的說法,本意還是表達不認同。

「下次我自己帶桌子(去小販中心)。」

「平時我都會用吸塵器(把桌面清理乾淨的)。」

「當我去小販中心時,我點了炒飯。這時我會先把錢放在收銀台,然後去廚房自己做炒飯。」
也有網友認為短短一分鐘的視頻根本說不清楚到底誰對誰錯,希望交由法官來決定。

此事在新加坡引起了極大關注,不僅僅是因為看起來有些「奇葩」,還因為這件事和生活在新加坡的人息息相關。
在「不開伙」的新加坡,去小販中心解決一日三餐是很多人的日常,如果真的每次都需要清理乾淨桌面才能走,難免需要多多留心才是。

圖源:海峽時報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回應: 視頻拍攝者已經違法了!
事情在網絡上發酵了一段時間後,新加坡國家環境局打破了沉默。
前天,在官方臉書上,國家環境局表示視頻拍攝者的說法有些問題。

當局表示,這起時間發生在竹腳巴剎和小販中心,視頻拍攝者男子是因為沒有清理用餐後的杯子和飲料罐,而被執法人員給予警告的。
也就是說,他並不簡單只是因為沒有清理桌面的水漬,才和執法人員起了爭執。
另外,針對不少網友對於「在小販中心用餐是否需要清理桌面」的疑問,國家環境局也給出了答覆:
雖然食客在用餐後無需擦桌子,但我們想提醒他們,任何人都不應在桌子上或周圍留下任何垃圾,包括紙巾、濕紙巾、飲料罐、食物外殼和骨頭。這是對下一位食客的一種禮貌。

也就是說這樣是不行的,圖源:見水印
說起來,「不能在桌上留下紙巾和菜渣骨頭等垃圾」這一項規定,其實早在2021年6月,新加坡政府宣布將強制實行碗碟餐具歸還計劃時,就一併提出了。
當時,新加坡時任永續發展與環境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的許連碹博士還親自上陣,通過視頻來解答用餐後清理桌面的一些常見問題時,就談到了這一點。

圖源:見水印
即使紙巾、飲料罐等物品從桌子上不小心掉落在地上,在政府看來這也屬於「亂丟垃圾」,是違法行為。
只有年長者、行動不便者和12歲以下孩童可以免於受到處罰(但他們的家人如果在現場就有義務幫忙他們清理)。
根據相關處罰條例,初犯者會接獲書面警告,第二次違反當事人則需繳付300新幣罰款,之後再犯就有可能被控上庭,最高罰款2000新幣。

圖源:TNP
作為新加坡的「國民食堂」,新加坡的小販中心近期引起的爭議還遠不止這些。
「天價飯菜」事件頻頻出現,新加坡人越來越受不了了.....很多人最近在接受《8視界新聞網》採訪時,提出了一項建議。
新加坡「天價飯菜」必須被控制!
本地人:快設立價目表吧~
單單是最近一兩周,就有兩家小販中心攤位的飯菜因為太貴,登上了「新加坡的熱搜」。
先是「西蘭花也算肉」的雜菜飯要價6.7新幣,讓網友肉痛不已:

圖源:FB@Sherry Zhang
再就是只有一點香腸和雞翅的椰漿飯收了5.3新幣,網友質疑的時候還被反嗆:嫌貴就別買......

這類「平價飯菜刺客」在過去一兩年間,頻繁出現在新加坡各大小販中心/食閣/咖啡店裡。
更有甚者的售價已經突破了20新幣!
讓人在點完菜付款時大跌眼鏡難以置信。


圖源:見水印
當然,20新幣一份的飯菜在小販中心這類地方還是相當罕見的。10新幣左右的就沒那麼難見到了......
有小紅書網友在帖子上吐槽自己某天在ION Orchard遇到了「刺客」。

來源:小紅書網友@Miss Happy
幾乎全素的雜菜飯因為多了條魚,就差不多10新幣了!這讓某位網友開始有點「懷疑人生」......

圖源:小紅書網友@food可敵國
不少新加坡人和中國人對此叫苦不迭,不僅僅是因為飯菜賣得太貴,而且價格根本不透明!
因此,有人就對媒體提出建議,希望政府能夠出台一份價格表,讓攤主們根據表上的價格收費。

來源:8視界
顧客:有價格表可以避免尷尬
有人說,有價格表可以讓人在點菜前就想好點什麼,而不會出現點完菜後發現價格太貴,即使不想要也很難開口。
「你都開口(點魚)了,他說魚要5元,你就不要,有點不好意思,如果有列表就可以避免消費者面對這種情況。」

圖源:8視界
攤販:建議不具備可操作性
而經營雜菜飯的業者則表示,雖然設立價目表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對於攤販來說,可行性並不強。
比如,魚和海鮮都是時價,每天修改價格表的操作不太現實。

圖源:CNA
也有攤販認為,設立價格表的作用有限。一些人表示,消費者不一定會對單一價格有意見,只是聽到總數才覺得貴,最終還是不免要問東問西。
另外,設立價目表了,反而也有可能讓消費者在其他地方「找攤販的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