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祭祖時,華人會用金豬燒臘等祭拜祖先。有會館堅持傳統,幾十年來五牲五果等供品一樣不少。不過受訪燒臘供應商指出,不少家庭選擇將清明祭祖儀式簡化,燒臘需求逐年下降。
31歲的林宏璡今年首次參與潮安會館的清明祭祖活動。
潮安會館青年團團員林宏璡說:「我的爺爺是從潮安來的,所以我也想要自己了解潮安的文化。感覺有點興奮因為這是第一次,印象最深刻的東西就是那個點主儀式,是對下一代的祝福。」
今年清明節共有300多人一同在會館祭祖,當中有十多名是首次參與的年輕人。負責人表示會館不曾簡化儀式,年年敬獻燒豬、豬頭,五牲和飯粿等供品。
潮安會館主席張學彬說:「我們每年有兩次的祭祖活動,第一次就是這個清明還有冬至。通貨膨脹每個人都知道都一直在漲價,可是我們就儘量地就是跟供應商(商量)給我們特別的優待,如果傳統都改變了那就不是傳統了。」
受訪燒臘供應商瑞益珠江燒臘受訪時表示,清明節期間的燒臘訂單雖然比平時多約兩成,但近年卻呈下滑趨勢,家庭祭祖儀式簡化是主要原因。
瑞益珠江燒臘負責人陳天鎮說:「一般上都是燒雞燒鴨和燒肉,這三樣會比較多,燒豬就很少。以前有那個墳墓的話,祭拜的話樣品也多,東西也可以拜得多。那好像現在骨灰塔的話,就無形中就少很多了。有時候可能會減少3%到5%也說不定。」
業者說今年成本增加近10%,但他們選擇不漲價以保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