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月21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發布了一份白皮書,提出了一項通用協議用來規定使用數字貨幣的標準和條件,如中央數字銀行貨幣(CBDCs)、代幣化銀行存款和穩定幣等分帳式數碼貨幣。該白皮書得到了軟體原型發布的支持,該軟體原型展示了「意向貨幣」(Purpose Bound Money 簡稱PBM)的概念,可以使發送人在不同系統之間進行數字貨幣轉帳時來指定條件,例如有效期和商店類型。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報告中說明,白皮書是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義大利銀行、韓國銀行、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共同發布的,概述了從發行到贖回的PBM生命周期的技術規範,支持PBM的數字貨幣接口的協議,以及如何編程安排業務和操作模式,以便只有在履行服務義務或使用條款時才轉移資金。

試點項目Project Orchid一階段順利完成
新加坡早在2021年已經啟動了一個CBDC技術探索項目「Project Orchid」,其是一個多年、多階段的探索性項目,研究與新加坡零售 CBDC 系統相關的各種設計和技術方面,從功能到與現有支付基礎設施的交互。旨在鼓勵中央銀行、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之間進行更多研究,以了解使用數字貨幣的設計考慮因素。

金融管理局指出,去年啟動的Project Orchid已經完成第一階段的探索,並發布了一份報告,詳細說明了特定用途的數碼新元的潛在使用方式,以及所需的基礎設施。Project Orchid在第一階段探索的「意向貨幣」 (Purpose Bound Money,簡稱PBM)概念,即以代幣和穩定幣的方式進行。「意向貨幣」允許發行者設定貨幣的使用條件,如有效期和可消費的商家。

新加坡「意向貨幣」試點項目已開啟
早於去年11月2日至4日舉辦的新加坡金融科技節(Singapore FinTech Festival)上,金管局和一些政府機構及私人企業展開了「意向貨幣」的試點項目。由DBS星展銀行和新加坡政府科技局(GovTech)的政府開源科技部聯合開發的項目,將測試向選定的個人發放政府禮券。禮券由星展銀行以代幣的方式發放,試用者可在參與活動的餐飲攤位使用,估計會有多達1000名個人及六個商家參與。

數碼金融服務集團Fazz旗下的StraitsX和Grab將合作測試發行商業數碼禮券,5000名被選中的試用者將可以使用這些由淡馬錫贊助的禮券,在指定的餐飲店以及Grab的合作商家消費。這些禮券是以跟新元掛鉤的穩定幣XSGD為基礎。與此同時,DBS星展銀行、Grab、FAZZ、NETS和UOB大華銀行則將嘗試使用以PBM為基礎的返現獎勵和其他激勵措施來改善消費者體驗,同時減少商家銷售時會面對的問題,如對銷售收入進行手動核對和開展新銷售活動所需的時間。華僑銀行和中央公積金局(CPFB)將測試使用意向貨幣發放政府機構的款項,收款人無須擁有銀行帳戶。

新加坡金管局首席金融科技官Sopnendu Mohanty表示,「行業參與者和政策制定者之間的合作有助於在使用數字貨幣的結算效率、商家收購和用戶體驗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更重要的是,它增強了數字貨幣成為未來金融和支付領域關鍵組成部分的前景。」
新加坡對虛擬貨幣自始至終都保持著友好和開放的態度,其自由靈活的監管機制更是為促進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和創新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對嘗試虛擬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的初創企業也一直抱有支持的態度,這種相對寬鬆的監管環境吸引來了世界各國的大型虛擬貨幣企業在新加坡開展相關業務。目前,新加坡當局任然在不斷地完善監管環境,並且仍然對虛擬貨幣業務持有謹慎的態度。因此,想要投資數字貨幣的投資者在開展相關的業務之前,還需要去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存在的風險,在充分調研的情況下,儘量避免投資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