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生部6月30日發布公告,現行的飲料營養等級標籤措施將進一步擴大,自12月30日起現調飲料包括咖啡、茶和泡泡茶等也須根據含糖和飽和脂肪量的占比分為四個等級。
營養等級標籤(Nutri-Grade)分為A、B、C或D四個等級,深綠色A級最健康,紅色D級最不健康。根據規定,每100毫升的飲料中有超過5克糖分和1.2克飽和脂肪的飲料屬於C級,10克以上糖分和2.8克以上飽和脂肪則是D級。
餐飲店、餐飲機構及數碼平台等零售商,以及酒店、工作場所、教育機構、醫療機構等非零售場所售賣的現沖調飲品,均須按照這一標準貼上標籤。對於C和D級飲品,商家必須貼上標籤,較健康的A級和B級飲料,商家則可以自行選擇是否貼營養等級標籤。
商家如果沒有按規定標示營養等級標籤,違例者可被罰款最高1000元,再犯者罰款最高2000元。
此外,業者須要在菜單中列出珍珠、果凍等加料的含糖量,如添加蘆薈、珍珠,會增加2%的糖分,添加冰淇淋則多8%的糖分。
被歸為D級的奶茶、鮮榨果汁等現調飲品,和包裝飲料及通過自動飲料機出售的飲料一樣,也將被禁止做廣告宣傳。
根據衛生部提供的示例,無糖咖啡烏列為B級,咖啡烏、含糖7%的仙草奶茶、含糖8%的伯爵奶茶為C級,而含糖11%的黑糖奶茶和百香果綠茶則是D級。
新加坡政府此前宣布,從2022年12月30日起,所有在本地銷售的飲料,必須在包裝上註明A、B、C或D的營養等級標籤,列明飲料含糖分和飽和脂肪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