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新幣兌外幣的匯率,竟然幾乎全線走高,一片綠!

讓人更想不到的是,在這種新幣走強的形勢下,竟然還是有很多人湧入新加坡!
據報,樟宜機場已經重破百萬遊客記錄!
就連國內小夥伴,都在暗戳戳打算到新一游?

可以說新加坡形勢越來越好。
本地也有不少人感慨,過去2年里,疫情下的新加坡真的太喪了。
如今,這個在地圖上還得放大才看得到的小小國家,終於迎來榮耀歸來的一刻。
新加坡為這一刻等了2年 !
匯率、機場、邊境絕地反擊~
匯率走高、樟宜機場重現活力。
就連近日,衛生部長王乙康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分享新加坡抗疫經驗都是滿面春風。
這接連的好勢頭,恰恰是最好的證明:新加坡終於揚眉吐氣!
但,為了這些時刻,它已經盼了整整2年!
【1】 等了2年,新幣兌外幣匯率
終於幾近全線走高 新幣強勢,匯率升了!
周五,新幣兌人民幣匯率出現久違的小高峰,1新幣=4.74人民幣。

比4月14日,新加坡金管局官宣第三次讓新幣升值時的上漲勢頭,還要更猛烈!

同時,不僅僅是新幣兌人民幣的匯率出現久違的小高峰。
新幣兌令吉匯率,變化更大!
周五,1新幣可換3.157令吉!這個數字已是5年新高!

上一次,新幣兌令吉的最高匯率記錄發生在2017年3月16日,當天匯率達1:3.17。
2017年之後,新馬匯率走低,更是再也沒突破過3.11。

結果從周四起,新幣兌馬幣勢頭開始走高,從形勢看,可能繼續往上!
實時記錄,新幣兌馬幣匯率走高0.51%。

從趨勢看,這次真的可以期待一下新幣兌令吉匯率,或破5年,甚至10年兌換記錄!
事實上,不只是人民幣,馬幣出現這種情況。
新幣對外幣匯率,現在幾乎全線上揚!
以下幾個是新加坡人出國最愛去的國家匯率情況:
新幣兌紐幣匯率走高1.2%

新幣兌澳元匯率走高0.98%

新幣兌韓元匯率走高0.61%

新幣兌泰銖匯率走高0.34%

新幣兌英鎊匯率走高0.17%

新幣兌日元匯率走高0.039%

新幣兌印尼盾匯率走高0.035%

從貨幣表現來看,新幣終於一改疫情期間的疲軟姿態,重新恢復如疫前般的強勢,甚至表現更好。
這一刻,新加坡真是久違了!
但!新幣升值,更讓人驚訝的事情卻是這個
【2】 等了2年,樟宜機場
終於重新迎來百萬遊客!
這絕對稱得上是值得紀念的一刻:
疫情爆發2年以來,新加坡樟宜機場首次突破百萬遊客記錄!
周四,Changi Journey發布多組數據,具體內容如下

今年第一季度,樟宜機場的旅客量達256萬人次,恢復到疫情前的15.6%。
其中,今年3月,樟宜機場接待的旅客恢復到2019年3月的20.3%。
看起來不多?
但其實,3月客運量相比去年同期漲了6倍!
且上一季的航空貨運吞吐量達45萬8000噸,達疫情前的93%。
交通客運在恢復,預先訂機票的人也越來越多。
截止4月15日,樟宜機場4月到12月被預訂的航班數量,達到2019的 70%。
同期在機場預訂的機票是2019年的43%。

目前,新加坡的旅客市場前5排名依次為:澳大利亞、印度、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度尼西亞。
按城市來看是吉隆坡、雪梨、墨爾本、雅加達和倫敦。
如今,新加坡銜接著全球47個國家和地區的121座城市。全球累計81家航空公司在樟宜機場運營超過2800個每周定期航班。
一個個數據,都在釋放新加坡樟宜機場將重回世界最繁忙機場的訊號。
本地新加坡理工學院航空運輸管理的副教授 Volodymyr Bilotkach 預計:樟宜機場將在未來1到2個月內,恢復到疫前的一半或者2/3的交通量。
而剩下的一半,或者說三分之一。
據專家看法,想要補足,得等中國。
不僅是本地專家持樂觀態度,外媒現在也都看好新加坡
全世界最棒的機場,新加坡樟宜,將帶著更高一級的技術及服務榮耀回歸!

老天眷連新加坡!邊境重開給新加坡零售業帶來希望。

全球航空旅行分析公司ForwardKeys,其亞太副總裁是這樣點評新加坡如今的形勢:
「現在在新加坡,當地人考慮的不再是什麼時候才能旅遊。而是做去哪裡旅遊的選擇打算。」
這一刻,新加坡真是久違了!
【3】 等了2年,衛生部長出席博鰲
終於得以向世界澄清!
周四,衛生部長王乙康視頻出席博鰲亞洲年度論壇對話會。
他一身西裝,在衛生部大背景板的映襯下,看起來十分神采奕奕。

在會上,他分享了新加坡的防疫成果:
「經歷了一波大的奧密克戎疫情浪潮,現在新加坡確診人數相對較低。
醫院運作已穩定下來,邊境已開放,社會和經濟活動也幾乎恢復正常。
最值得慶幸的是,做到這些,新加坡的累計死亡率仍是全球最低之一。」

此外,還肯定了中國為抗疫做出的努力:
「中國迅速地繪製出病毒基因組圖譜並向全球公布,也發揮了關鍵作用。 新冠檢測儀因此得以迅速研發出來,為新加坡的防疫措施奠定了基礎。」
最後,終於挺直腰杆子,跟全球各國做出鄭重的澄清:
新加坡不容易。
新加坡在逐步重新開放經濟的同時,要時不時「踩剎車」,放慢腳步,來保護民眾跟醫療系統。
「從制定新冠醫療方案和安全管理措施,到決定是否應該戴口罩及打疫苗和追加劑,每項決策都必須以科學和數據為依據。
當新的數據和研究結果顯示先前的決策不適當,新加坡政府就會改變立場和政策,並向民眾解釋原因。」

圖源:海峽時報
這段話,相信大家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部長所說的踩剎車,其實就是一直以來新加坡被吐槽的「仰臥起坐」防疫。
陌生的地方,是在於現在新加坡的防疫成果,竟然有可能是得益於當初的「善變」。
要知道,當初措施收收放放的時候,很多人表示心累。


「你沒累,我累了!請停止關開關開,你以為這是在測電線到底能不能用嗎?」

如果網友的反應不夠形象,大家可以點擊下方視頻,重新感受一下當時的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