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中國政府首腦李總理出席第24次「中國-東協(中國稱東協)領導人會議」,就中國與東協的下階段合作提出了六點建議。

一、築健康防線
中國願進一步增加疫苗和抗疫物資援助,繼續支持東協加快建設區域疫苗生產和分配中心,加強疫苗和特效藥研發、生產和技術轉移合作。
中國正在建設全球冠病疫情數據整合與風險分析信息系統平台,願及時與東協分享疫情監測和防控數據,共同提升預警和應急反應能力。
中國願與東協在傳染病防控和醫療衛生人才培養等領域加強交流合作,並倡議成立中國-東協公共衛生科技合作中心,推動科技賦能公共衛生合作。
二、深化經濟融合
中國的李總理表示,各締約方應加緊推動RCEP儘早生效。中國將與東協正式啟動中國-東協自貿區升級後續談判聯合可行性研究,聚焦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新興合作領域。
他說,中國已正式申請加入CPTPP,希望得到東協國家支持,並歡迎各方繼續積極參與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東協博覽會。

在前一天,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提議,對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協定進行改良升級。
他也說,中國是最早簽署並核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締約國。他再一次呼籲其他締約國儘快核准RCEP。RCEP的締約國是東協十國、中國大陸、澳洲、日本、紐西蘭、韓國。
新加坡內閣李總理的這兩條建議與中國國務院的李總理上述建議前後呼應,不謀而合。
三、推動包容發展
李總理說,中國願同東協加強國際發展合作,包括分享中國減貧與鄉村振興的經驗和實踐,助力縮小發展差距;合作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四、堅持創新驅動
李總理建議,中國與東協要加強人才培養,深化科技人員交流;探討開展工業產業設計合作,提升工業製造業產品價值;願建立中國-東協衛星遙感應用中心。
五、拓展綠色合作
李總理建議,雙方合作助力維護全球與區域生物多樣性,促進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保知識共享;合理推動能源產業和經濟結構轉換升級,打造綠色工業園區。
中國願加大新能源投資,與東協共同建設清潔能源科技合作平台,促進新能源技術轉移。
六、夯實民意基礎
李總理建議,根據疫情形勢穩妥有序恢復雙方人員往來,在確保防疫安全前提下,分階段處理好東協國家留學生返華復學等問題。
他也倡議更好分享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等發展經驗和成果;中國繼續向中國-東協合作基金增資1000萬美元,助力中國東協友好務實合作。
東協輪值主席國汶萊蘇丹哈桑納爾、柬埔寨首相洪森、印尼總統佐科、寮國總理潘坎、馬來西亞首相伊斯邁爾、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泰國首相巴育、越南總理范明政出席了「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中國政府首腦與哈桑納爾共同主持會議。東協秘書長林玉輝出席。會議以視頻形式舉行。
本次東協峰會和系列峰會為期三天。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是其中一項會議。其他會議包括:「東協加三」峰會、東亞峰會,以及與澳洲、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和美國的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