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15日)上午,牛車水附近的趙芳路(Teo Hong Road)31號三樓的一間店屋失火。
民防部隊11時15分接到報警電話,立即派遣一大批消防員和消防車抵達現場。
消防隊到場時,見到31號店屋濃煙滾滾。消防員即刻戴上呼吸器攻入火場,同時,在屋外升起雲梯,進行外部撲救。

(準備內攻。圖源:SCDF臉書)
內攻時,部分天花板落下,砸傷兩名職業消防員,一人送去新加坡中央醫院,另一人輕傷,無須送院。另有一名國民服役消防員因熱衰竭送院治療。

(內攻進行中。圖源:SCDF臉書)
雲梯車隊員從空中噴水,配合雙管齊下。

火災殃及三樓和閣樓,人員已自行疏散。民防部隊用了三條水龍,於1315時滅火。

根據網友現場拍回的圖片和視頻來看,至少有5輛消防車和約30名消防員抵達現場。

還可以看到其中一部分消防隊員聚集在一處待命。

(以上圖源:《新加坡眼》讀者鄭鈞如)
為什麼這次要派出這麼多消防車和消防員呢?
《新加坡眼》採訪了新加坡民防部隊戰備少校、前武吉知馬消防局局長許振義博士。
他解釋說,這個叫Pre-determined Attendance。根據報警內容,不管火勢大小,都會按既定標準派出的車隊。普通組屋火警,就是兩部水泵車加一部紅犀牛,有時也有消防摩托車。但是風險較高的建築(如戰前店屋、高層辦公樓、煉油廠、工廠等),通常會直接派車隊,寧可去多了沒用,也好過去少了不夠用。丹戎巴葛的排屋就是屬於這類情況。

(常規水泵車,俗稱救火車,是滅火、拯救工作的主力。圖源:網絡)

(紅犀牛,可進入窄巷。圖源:網絡)

(消防摩托車,可穿過堵車,快速抵達現場進行及時干預。圖源:網絡)
這類車隊不只是普通消防車,而是按照場所的特殊情況而加入雲梯車、救護車、氣瓶車、排煙車,如果是化工廠或機場,還加派化工車、泡沫車。

(各種雲梯車,最高的可達60米,約20層高樓)
許振義博士還補充說,「從樓外噴水,只是不讓火頭燒穿屋頂然後從屋頂蔓延而已,真正滅火的是在房子裡的衝鋒隊,得深入達到屋內的著火點,才能滅火。這是公眾所看不到的。」
其實,冒白煙時,明火已經滅了,沒有蔓延的危險。繼續澆水是為了把灰燼里的暗火徹底撲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