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計劃在明年下半年推出數碼平台,讓金融機構互相共享可疑非法交易相關信息,合作打擊金融犯罪。

為了強化新加坡金融領域防範洗黑錢、恐怖主義融資等罪案的能力,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將設立一個數碼平台,讓金融機構相互分享可疑交易和客戶的資料,以起到警示作用,同時更及時地預防犯罪活動。
本地六家銀行——星展銀行、華僑銀行、大華銀行、渣打銀行、花旗銀行和滙豐銀行將率先使用這個「洗黑錢和恐怖主義融資資料共享平台」(Collaborative Sharing of ML/TF Information & Cases,簡稱COSMIC)。目前本地銀行出於對客戶的保密義務,即使發現不尋常交易活動,也不可以將這類信息告知其他業者。COSMIC平台主要對抗濫用空殼公司、利用貿易洗黑錢(trade-based money laundering)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融資(proliferation financing)這三大金融犯罪風險。
作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董事的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陳聖輝為金融服務和市場修正法案提出二讀時表示,這項修正案允許銀行為防範包括洗黑錢、恐怖主義融資等犯罪活動,分享客戶和交易信息。雖然金融機構在加強應對金融犯罪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但基於對客戶的保密義務,它們目前無法相互警告顧客戶頭出現異常交易活動。罪犯利用這個缺口,通過不同的金融機構進行非法交易。COSMIC將允許使用平台的金融機構在保密的基礎上,共享可能涉及金融犯罪的客戶的信息。這個風險信息可能包括發出危險信號的行為(red flag behaviors)和相關交易的詳細信息。而通過解決信息分享缺口的問題,這項法案將讓金融機構和金管局能迅速採取行動應對金融體系內的潛在犯罪活動,在這同時也會有足夠防護措施,確保所分享資料的機密性。
新加坡政府將分階段推出COSMIC洗黑錢和恐怖主義融資資料分享平台,首個階段的資料分享屬自願性質,參與的六家銀行是星展、華僑、大華,滙豐、花旗和渣打。當局日後計劃擴大平台涵蓋範圍,納入更多金融機構,並將強制規定這些機構在風險較高的情況下分享資料。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也將確保網絡安全措施例如數據加密、防火牆落實到位,保護客戶資料。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已完成對存款保險計劃最新一次定期審查
此外,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已完成對存款保險計劃的最新一次定期審查,包括檢討存款保險限額,以及確保存款保險計劃的有效性。金管局計劃在6月底之前,針對調整存款保險計劃的建議展開公眾諮詢。 在存款保障計劃(Deposit Insurance Scheme)下,全額受保存戶的比率已從91%微跌至89%,新加坡存款保障計劃旨在為小存戶提供保障。
新加坡的存款保障上限上一次調高是在2019年,即每家參與存款保險計劃的金融機構,每名存戶的存款保險覆蓋頂限從5萬新元提高到7萬5000新元。7萬5000新元的上限,已為91%在存款保障計劃下受保的存戶的全部存款提供保障。隨著存款的增長,全額受保的存戶比率如今已略跌至89%。
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剛完成對存款保障計劃進行的最新定期審查工作,包括檢討存款保障的覆蓋上限,以及維持存款保障計劃運作效率的方法。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計劃在今年6月底之前提交這些諮詢文件,並為此徵求公眾意見。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政府這麼做並不是為了應對近期一些國外銀行所帶來的壓力,新加坡應避免對這些事件反應過度。不過近期海外銀行危機帶來的壓力,也凸顯了預防性保障措施的重要性,包括完善和嚴格的監管措施,以及銀行自身的有效監管和風險管理。金管局將同其他監管機構合作,制定任何必要的監管措施,以加強新加坡銀行系統的韌性。
調高受保的存款比例,也就是說要擴大涵蓋的存戶,會對銀行帶來額外成本,而這些成本往往會轉嫁給銀行客戶。所以每次調整存款保險計劃時,都必須慎重考慮。但是目前新加坡的存款保險基金規模充足,這個基金旨在滿足超過99.9%的償付能力充足率的標準。
這意味著在目標基金規模下,存款保險基金能夠在99.9%的置信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內支付存款保險賠償金。目前的目標基金規模為6億9000萬新元,存款保險基金的總資產規模約為5億7000萬新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