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街熟食中心下個月11日起關三個月整修

好不容易盼到顧客開始回流,位於市區的廈門街熟食中心下個月11日起關閉三個月整修,受訪攤販申訴,生意因疫情嚴重受挫,現在剛有起色,卻又要停業,「回家吃老本」。
根據國家環境局網站,廈門街熟食中心(Amoy Street Food Centre)將從10月11日關閉至明年1月10日進行整修。該熟食中心有超過35年歷史,共兩層樓,有約135個攤位,上一次整修是在2014年。
根據環境局發給攤販的通知信,此次的整修工程包括升級電力供應、更換衛生管和廚房排氣馬達、翻新廁所、安裝防鳥措施、重新粉刷熟食中心,以及重鋪破裂的地磚等。
廈門街熟食中心小販委員會主席蕭炳賢受訪時說,他們好幾個月前已獲悉熟食中心要整修,只是不知道確切日期,約兩三個月前才知道會在10月展開。「目前還屬於疫情時期,堂食也還沒全面恢復,希望工程快點結束,之後能好好做生意。」
裕廊漁港7月暴發冠病感染群後,多個巴剎與小販中心受波及。其中,廈門街熟食中心有魚湯攤販因到裕廊漁港拿貨而感染病毒,好些攤主和助手也因為曾與確診病患密切接觸而須隔離。
廈門街滷麵攤主黃國政(42歲)說,不能堂食期間,生意下滑了30%,8月初允許堂食後,生意才有些起色,特別是有更多上班族獲准回返公司之後。
「生意好不容易恢復了20%,現在又要被逼休息三個月。雖然這三個月不收租金,但完全沒收入,我們哪裡會期待裝修?」
售賣炒粿條已30多年的蔡金水(82歲)是家裡的主要經濟支柱。他說:「我女兒也在攤位幫忙,三個月沒有收入,只能回家吃老本。」
J2香脆咖喱卜老闆李明利(52歲)說,只剩一個多月的時間做生意,儘管再拼,能做的生意還是有限。「這裡附近沒有政府組屋,主要靠上班族。我們目前星期一做到星期五,清晨5時就來準備,最遲做到下午四五時,因此還是須要休息一天。」
他說:「我們只能希望下來疫情會好轉,回來時能迎來新希望,希望生意可以恢復到疫情前約70%的水平。」
關閉期間有攤販暫時休息也有的會找兼職工
售賣融合料理的Lagoon in a Bowl攤主黃寶賢(36歲)會在熟食中心整修期間找其他兼職工。他提到,最佳的裝修時期其實是之前禁止堂食期間,隨著疫情慢慢好轉,生意逐漸有起色,攤主都希望能營業補回虧損。
但黃寶賢認為,整修還是有幫助的,尤其對年輕攤主而言。他透露,三年多前開檔時,原打算攤位內都使用電器料理食物,但為確保用電量沒有超出負荷,只好把電飯鍋改成煤氣鍋。年輕一代的攤主用的電器可能會比較多,因此電力供應提升有助緩解跳電問題。
銷售與營銷人員陳欣勵(25歲)因公司在廈門街熟食中心附近,因此經常到該熟食中心用餐。
她說,雖然附近有另一座小販中心和食閣,但規模比不上廈門街熟食中心。「大家都涌去另一個小販中心和食閣,估計等候食物的時間也會拉長,與其到那裡堂食,我可能會改叫外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