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來西亞首相府。(路透社)
作者 倉吉
馬來西亞首相依斯邁沙比里10月10日宣布解散國會,根據憲法,第15屆馬來西亞大選必須在60天內舉行。

馬來西亞首相依斯邁沙比里。
大選日子未定,彼岸政壇正鑼鼓喧天,合縱連橫的大戲已經揭開戲幕。
新加坡人一向很關心彼岸的選戰,就因為它緊張刺激,而且我們也會無緣無故被拉下水。
2018年第14屆大選,馬來西亞選民「敢叫日月換青天」,把有60年歷史的老牌執政聯盟國陣拉下台,希望聯盟在全國大選中擊敗國陣,並推舉土著團結黨時任總主席馬哈迪出任馬國第七任首相併組織聯邦政府。
當時已年高93的馬哈迪,曾在1981年至1993年10月期間,擔任馬國第四任首相。
馬來西亞人首次嘗到「政治回鍋肉「,普遍興奮莫名,以為從此出現一個全新氣象的政府,豈知他們迎來的是三年三位首相,以及40多名為私立而跳槽的「青蛙議員」。

馬哈迪在2018年第14屆大選勝選後,與希盟成員在記者會上一起舉手慶賀。(法新社)
老馬自導自演一場莫名其妙的「喜來登事件」,辭任首相與土團黨主席,導致希盟政府垮台,自我了斷執政22個月的希盟政權。
他的短命任期紀錄無法保持太久,被接下來的兩任首先相繼打破。
希望聯盟一夜之間從執政聯盟變成了在野聯盟。
慕尤丁領導土團黨及國民聯盟(國盟)像撿到天上掉下的餡餅,國會中的席位只比希盟多一席而匆匆上台執政,國盟政府接著在2020年11月的國會,也只以三票微差通過財政預算案,顯示慕尤丁的政治資本嚴重營養不足。
國會2020年12月15日投票結果顯示,國盟僅獲得112名議員支持,反對黨議員則有108人,國盟政府以微弱優勢執政,給國陣老大巫統製造了東山再起的機會。
慕尤丁2020年3月1日上台至去年8月21日看守首相任期結束,共計539天,僅18個月。

馬國政壇上最「短命」的首相慕尤丁。(海峽時報)
但他這個最「短命」首相的紀錄也可能保持不了多久,現任首相依斯邁沙比里去年8月21日宣誓就職,如果他在明年2月10日前下台,他的任期又將破慕尤丁的紀錄,成為馬國任期最短的首相。
馬國政治動盪給人民最大的傷害是,對抗冠病疫情無人領軍,官銜不大不小的衛生總監諾希山成了社會的救星。
2020年爆發的冠病疫情加劇馬國政治的不穩定,政黨之間為短期利益而結盟,政壇不斷洗牌,是是非非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政黨利益。
依斯邁沙比里10月10日宣布解散國會那一天,馬國政府突然發表文告,宣布有意在白礁主權課題上繼續在國際法院採取法律行動。

白礁(Pedra Branca)就坐落在樟宜以東約46公里的海域。國際法院在2008年裁決白礁主權屬於新加坡,附近的中岩礁歸馬來西亞。(海峽時報)
馬國和新加坡是在2003年同意將白礁及附近的中岩礁和南礁主權爭端交由海牙國際法院審理,國際法院2008年5月23日裁定白礁主權歸新加坡所有。新、馬兩國當時公開宣布會接受和遵守國際法院的決定。
2017年2月,馬國以發現新證據為由要求覆核白礁主權判決,並在同年5月提出第二份申請,要求國際法院就原判重新作出法律詮釋。但馬國2018年5月政權更替後,希盟政府通知國際法院終止這兩份申請。
國際法院條文規定,覆核申請必須在掌握新證據的六個月內、以及原來裁決公布的10年內提出,馬國2018年終止申請程序,也等於錯過了10年期限。這意味著白礁主權歸新加坡的裁決保持不變,馬國未來無法再提出異議。
看守首相依斯邁沙比里10月13日發文告說,特委會經調查後認為,前首相馬哈迪可能出於疏忽和失誤,導致馬國錯失機會,沒為2008年國際法庭把白礁島主權判給新加坡一事提出司法覆核。他說,馬國內閣聽取了特委會的彙報和建議後,決定繼續在聯合國國際法院採取行動。
從表面上看來,馬國現任政府似乎是把矛頭對準馬哈迪,但馬國政府去年10月就已成立特委會,「負責審查關於白礁、中岩礁和南礁主權案的法律問題。」
如果馬國執政聯盟此次是劍指馬哈迪,也就是說在去年他們便已算計到老馬會在下屆大選出來攪局。
現任祖國鬥士黨主席的馬哈迪近日宣布,他將在第15屆全國大選再次競選吉打蘭卡威區國會議員。

馬國前首相馬哈迪10月11日宣布,他將再次參選蘭卡威區國會議員。記者會結束後,馬哈迪在場外與支持者交談。(路透社)
年高97的馬哈迪這回說,祖陣正尋求與其他政黨結盟合作對抗巫統,其中包括國盟或希盟。
幾個月前的柔佛州選舉中,老馬的政黨一敗塗地,全軍覆沒,他的政治老本已經揮霍殆盡,所以,現在的執政聯盟沒有理由再為了他而重炒所謂的白礁主權,那麼馬國現政府的動機又是什麼?
白礁是新加坡領土一部分,受到國際法的確認,馬國既然不服國際法院的判決,為何還要在國際法院重新提出?
新加坡目前的反應還相當冷靜,只通過「外交部回應媒體問題「而作出新加坡堅決維護領土主權的外交表態。
目前最合理的推論是,馬國政府是希望激怒新加坡,而不惜製造一場外交糾紛來分散選民對一籮籮國內問題的注意力。
新加坡如果一開始反應過激,正好配合對方的劇本演出,毫無反應也可能引起國人的誤讀。
至今為止,新加坡人的反應還相當冷靜,且看馬國還能變出什麼把戲,把白礁變成黑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