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本地三分一家長對兒童接種疫苗有疑慮
本地一項研究顯示,三分之一的父母對兒童接種疫苗存有疑慮,而且父親比母親更猶豫。研究也發現,對於家庭醫生的信任也決定了父母對疫苗的疑慮程度。

研究:三分之一的父母對於兒童接種冠病疫苗存有疑慮 (26/10/2022)
本地的研究發現,三分之一的父母對於兒童接種冠病疫苗存有疑慮,而父母對家庭醫生的信任,也影響了他們對接種疫苗的疑慮程度。
本地一項研究顯示,三分之一的父母對兒童接種疫苗存有疑慮,而且父親比母親更猶豫。研究也發現,對於家庭醫生的信任也決定了父母對疫苗的疑慮程度。
30歲的陳依玲育有一對兒女,她之前對兒童疫苗接種帶有疑慮,尤其在副作用以及長期影響方面。不過,在衛生部網站以及各大醫院網站取得可靠資訊後,加上兩歲女兒近期確診冠病,她的想法有所改變。
陳依玲說:「最近社區病例增加 而且她剛確診冠病,以後如果她中第二次,會不會發很大的病 我會更擔心。如果你去找家庭醫生,他跟你說是好的,你就會更放心。」
國大醫院團隊去年11到今年3月之間針對628名年齡介於32到45歲的家長進行調查發現,67%的家庭對孩子接種疫苗沒有疑慮。家庭收入較低、未接種疫苗的家長、或身邊有人因接種疫苗而出現不良反應、或者對家庭醫生信任不高,也導致父母對疫苗有所顧慮。
研究團隊也發現,比起母親,父親似乎對兒童接種疫苗更為抗拒。對此,邱德拔-國立大學兒童醫療中心新生兒科高級顧問醫生李麗儀醫生解釋,這可能是因為母親多半都是照顧他們自己的小孩子,而且經常帶小朋友去打其他普通的兒童疫苗,加上母親也是經常會跟醫療人員有互動。
「對主治醫生和家庭醫生有一定的信任。如果有一定信任就會減少對疫苗的疑慮,小朋友越小年齡,住院風險還有加護病房和死亡風險都會比比較大的小朋友的幾率高,希望醫療人員在例行檢查跟父母談,減少他們對疫苗疑慮。」
研究也發現,儘管家長經常使用社交媒體,不過他們還是會依賴傳統媒體取得冠病相關訊息。研究團隊說,這也凸顯在主流媒體發布疫苗訊息的重要性。
李麗儀醫生鼓勵家長向醫生徵詢有關疫苗的正確訊息,以解除他們的疑慮。
她也說,六個月大到五歲的孩童因感染冠病導致住院,甚至是住進加護病房的幾率較高。因此,她呼籲父母讓孩子接種疫苗,以降低感染冠病而導致重症的風險。
>>>【冠狀病毒19】新加坡疫情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