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在國會答覆議員的詢問時說,根據記錄,新加坡已經通報了大約170萬起病例,占本地人口的大約三成。衛生部也系統性地監測綜合診療所的病患和健康義工的血液樣本。通過這些樣本,當局估計有大約六成的本地居民可能曾經染疫。
1. 約六成新加坡居民感染過新冠
數據顯示,新加坡大約六成的居民曾經感染新冠,但這不意味著新加坡已經達到群體免疫。
衛生部長王乙康在國會答覆議員的詢問時說,根據記錄,新加坡已經通報了大約170萬起病例,占本地人口的大約三成。
部長說,衛生部也系統性地監測綜合診療所的病患和健康義工的血液樣本。通過這些樣本,當局估計有大約六成的本地居民可能曾經染疫。

來源:CNA
王乙康說,這不意味著新加坡已經達到群體免疫,全球大多數科學家也不認為能夠達到群體免疫的目標,因為病毒會持續變異,逃離疫苗的免疫保護,繼續感染人們。
因此,部長認為,我們能達成的目標是通過接種疫苗,來避免患者出現嚴重疾病。這能避免新加坡在暴發新一波疫情時,醫療機構出現不勝負荷的情況。
2. 衛生科學局臨時批准阿斯利康抗病毒藥物
新加坡衛生科學局臨時批准英國製藥公司阿斯利康研發的抗病毒藥物Evusheld,用於不適合接種冠病疫苗的成年人,預防他們感染新冠。
衛生科學局發表文告說,新加坡當局即日起在大流行病特別採用程序下,臨時批准使用這款擁有兩個單株抗體的藥物。對象是還未感染冠病,但因為免疫功能不全而不太可能對新冠疫苗產生免疫反應,或是醫生評估後、不建議接種新冠疫苗的人。文告也說,要注射Evusheld前必須獲得醫生處方。

來源:NPR
新加坡當局表示,第三階段的臨床實驗顯示,跟安慰劑相比,這類群體在注射Evusheld後,感染新冠病毒並出現症狀的幾率降低了77%,保護期長達六個月。不過,實驗進行期間,還未出現奧密克戎變異毒株。
另外,實驗數據指出,人們在注射Evusheld後出現副作用的幾率一般處於低水平。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頭痛、喉嚨痛、流鼻涕、鼻塞和肌肉酸痛。儘管這款藥物引發心血管不良反應的幾率較高,但現階段研究還未確認兩者之間的關聯。當局會繼續密切關注這個情況。
3. 當局探討是否每九個月到一年接種疫苗追加劑
衛生部長王乙康表示,新加坡當局將在接下來幾個月決定,是否有必要讓人們每九個月到一年接種冠病疫苗追加劑。
王乙康在國會答覆議員的詢問時說,隨著疫苗的保護力以及人們在染疫後的抗體逐漸減弱,病毒會在社區內傳播,病例也會增加。因此,當局必須預測這個情況什麼時候會發生,並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更重要的是確保疫苗的接種能切合最新情況。

來源:Homage
王乙康說,他刻意使用「切合最新情況的疫苗接種」這個字眼,而不是第二劑或第三劑追加劑。因為到了某個時候,就像流感疫苗一樣,我們需要停止計算究竟接種了多少劑追加劑,而是確保在適當的間隔期內接種疫苗,也許是每九個月或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