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重啟的背景下,疫情期間不受待見的周期股正重獲投資者青睞。受益於此,去年表現在亞洲墊底的新加坡股市正強勢反彈。
新加坡基準股指海峽時報指數(Straits Times Index)2020年全年累計下跌11.8%,創出亞洲最差表現。但今年迄今漲幅已達12.2%,成為該地區表現最好的股指之一。

(亞太地區主要股指今年迄今漲跌幅)
海峽時報指數是一個市值加權指數,追蹤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前30家公司。截至周二(3月30日),該股指中有多達12隻成分股實現了兩位數的漲幅。該股周三小幅走低,目前報3182點。

截至周二,中國台灣的股市表現創下亞洲最佳。該地區基準股指台灣證交所加權指數今年漲幅為12.4%,略高於新加坡基準股指。該股指周三微跌0.75%,報16431.13點。

新加坡股市:周期性強 有更多上行空間
周期性強的股票市場通常伴隨經濟的興衰而漲跌。海峽時報指數的成分股中多是金融和工業類股,這類股票通常被認為具有極強的周期性。
新加坡星展銀行(DBS)的投資策略師Joanne Goh上周表示:「新加坡正處於一個非常好的甜蜜點,主要是因為它的周期性非常強。」
該分析師指出,隨著全球經濟從大流行引發的衰退中復甦,新加坡股市將表現良好。新加坡股市的估值是亞洲地區「最便宜之一」。
便宜的估值刺激了上市公司之間的併購活動。本月早些時候,大型企業集團怡和集團(Jardine Matheson)表示,計劃收購尚未持有的怡和策略控股有限公司(Jardine Strategic)15%的股份,以簡化企業結構。
Goh預計,併購活動將進一步推漲新加坡股市。她還指出,占基準指數三分之一左右的銀行將受益於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新加坡股市有更多的上行空間,」她稱。
來源:證券之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