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詐騙年度報告:反詐指揮處去年助取回1.4億元

示意圖
圖: iStock
詐騙無所不在,一個不小心,你就是下一個受害者!警方公布年度詐騙報告數據,我國詐騙和網絡罪案依然處於上升勢頭,反詐騙指揮處去年也協助凍結1萬多個銀行戶頭,並取回超過1億元,其中一筆高達1500萬元,是我國至今最大筆單一詐騙案追回款額。
根據新加坡警察部隊昨天(8日)公布的2022年全年詐騙與網絡罪案數據,警方去年接獲的詐騙案和網絡犯罪案通報增加25.2%。
警方說,通過公共機構和私人界的通力合作下,有助打擊這類罪案。反詐騙指揮處(Anti-Scam Command,簡稱ASCom)去年就在本地銀行的合作下,凍結超過 1萬6700個銀行戶頭,並取回1億4660萬元。
最大單一詐騙金額 達1527萬元
其中,在去年5月,四名外國受害者掉入一起釣魚電郵詐騙,詐騙者聲稱是受害者旗下公司客戶,騙得他們把一筆1550萬美元(約2000萬新元)巨款匯入星展銀行一個帳戶。
接獲報案後,反詐騙指揮處立馬行動,同星展銀行合作追蹤資金,迅速追回大部分款項,也就是約1150萬美元(約1527萬新元),寫下我國至今單一最大追回款額。
另外,警方也與海外執法機構合作,打擊了13個詐騙集團,當中就包括六項求職詐騙集團、三個冒充政府官員的詐騙集團、兩個網絡釣魚詐騙集團和兩個網絡愛情詐騙集團。警方表示,超過70名身在海外的嫌犯被逮捕。
其中,在去年11月,警方就成功從馬國帶回了一人,他專門針對新加坡人行騙,透過像是Telegram和Facebook等聊天平台,獲取本地銀行的資料,然後再用來幫忙犯罪集團「洗白」從詐騙所得的黑錢。這些詐騙包括投資詐騙、求職詐騙、假扮政府官員詐騙等等,超過50人上當,被騙款額高達370多萬元。
繼續以不同形式讓公眾了解詐騙手法
警方表示,保持警惕是最好的防禦,當局將繼續探索以不同方式讓公眾了解不同的詐騙手法。
由於通訊應用程式WhatsApp和Telegram是詐騙者最常用來進行詐騙的應用程式,警方在11月通過這兩大平台傳播長達30秒的短視頻,推廣詐騙意識,讓公眾了解最新的詐騙手法,這些視頻至今已獲得超過90萬人觀看。

當局也跟本地電信公司及社交平台合作,終止了超過6500條手機電話線,以及刪除了超過3100個可疑帳號和涉嫌詐騙的廣告。反詐騙中心同時也舉報了超過2萬2800個涉嫌詐騙的WhatsApp帳號。
當局同時也繼續加強民眾對網購詐騙的意識,同時根據新加坡標準理事會所發布的指南,針對各電商平台在用戶真實性、交易安全、損失補救渠道有效性,以及反詐騙措施有效性四方面進行評估,表現最好者將得到最高的四個「✓」,而截至去年10月,各電商平台的表現如下。

(圖:新加坡警察部隊)
與其他政府機構合作
上個月起,所有使用發送者身份(Sender ID)的機構,都必須在新加坡簡訊發送者身份登記系統註冊。沒有在新加坡簡訊發送者身份登記系統註冊的機構,以發送者身份發送的手機簡訊,將會被標識為「潛在詐騙簡訊」。
電信公司也將實施簡訊反詐騙過濾方案,在詐騙信息抵達他們的消費者之前了,自動過濾潛在的詐騙信息。
截至12月31日,詐騙手機應用程式ScamShield已被近50萬名用戶下載,而有超過740萬則簡訊被列為潛在詐騙,也有超過4萬7000個電話號碼被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