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圖的像咖喱雞嗎?(紅螞蟻製圖)
作者 侯佩瑜
美國《紐約時報》旗下烹飪網站與應用程式「NYT Cooking」,日前刊登了一道「新加坡咖喱雞」食譜,獲近1000名讀者給予四星好評,還登上了該平台本周十大最受歡迎食譜的排行榜。
該平台還找來一位來頭不小的美食專欄記者,示範如何烹煮這道咖喱雞。
她是在洛杉磯出生長大,目前住在台北的美國華裔記者Clarissa Wei。
根據她個人網站的介紹,她是一名得獎的影片製作人,製作過關於大中華地區的美食和文化,有自己的美食專欄,也主持過關於中式特色美食節目,目前在撰寫一本關於台灣美食的書。 想必,她應該廚藝了得吧?
然而,這位所謂的美食專家煮出來的咖喱雞卻「貨不對辦」,使得新加坡著名博客Mr Brown都忍不住酸度100%的回擊:
「我這輩子吃過很多種新加坡咖喱,有黃色的、紅色的、橙色的、但從來沒有看過棕色的、像溝渠髒水顏色的咖喱。」
「如果我的曾祖母看到這道咖喱雞,一定會氣到從墳墓爬出來,拿拖鞋拍打你的後腦勺。」
(不信,自己領會領會,看完整個烹飪視頻應該就沒食慾了,可以在新年期間減減肥。)
「NYT Cooking」上的「新加坡咖喱雞」食譜是由新加坡人Shila Das提供的。據介紹,她是第二代新加坡人,有印度和越南血統,目前從事銷售行業。
Shila Das為了證明她的食譜無誤,還給網絡媒體Coconuts發了一張照片,拍下她在農曆新年期間所烹煮的咖喱雞。

(Shila Das)
從顏色、光澤、濃稠度來看,以上這道咖喱雞的確與紅螞蟻認知中的咖喱雞很相似。
連Shila Das都尷尬地回應說,她也是按照給予《紐約時報》的食譜來製作的,這是她父親傳下來的食譜,不確定Clarissa Wei烹飪過程出了什麼差錯,因為她沒能看到完整的烹飪過程。
「NYT Cooking」被追捧為美食和烹飪界的風向標,是餐飲從業人員、美食達人、時尚吃貨甚至家庭主婦都無法不follow的付費美食類頻道。
不少新加坡網民看完後吐槽說,吃過咖喱的人,一看就知道Clarissa Wei煮出來的成品,是黑暗料理。
就算沒吃過,看她所煮的咖喱和刊登在「NYT Cooking」上的咖喱雞照片,就知道是天淵之別啦。
自稱是食譜界權威的「NYT Cooking」竟然沒有核實,就把這個反面教材放上官方instagram,也是讓大家醉了。

對烹飪頗有研究的網民紛紛留言說,「NYT Cooking」的咖喱雞食譜挺正宗的,可是煮的人「真的不行」。
雖說農曆新年期間本不該動怒,但網民實在把持不住也坐不住了。
「別胡亂把一道黑暗料理套上』新加坡』三個字。」
「這根本就是在『辱新』。」
「別惹我們新加坡的美食,你會讓整個國家的吃貨團結一致對付你!」
根本沒有所謂的「新加坡咖喱雞」
其實,壓根兒就沒有「新加坡咖喱雞」這道菜。
在新加坡能吃到很多種煮法的咖喱雞,有土生華人、華人、印度人、馬來人和歐亞人的咖喱,各族都有不同的做法。
但從本質上來說,煮咖喱都需要用到大量的辣椒和咖喱粉。咖喱粉主要由黃姜和生薑等香料研磨而成,用來與爆香的雞肉和土豆一起翻炒,然後加水煮成一道火紅色或橙黃色香味勾人的菜肴。
Mr Brown說,新加坡咖喱雞」就像新加坡炒麵(Singapore Noodle)一樣,都是外國人「無中生有」的,在新加坡根本找不到這道菜肴。
他說,《紐約時報》的這個視頻,會讓外國人誤以為新加坡咖喱就長這個樣子,是一種全新的煮法。
「新加坡人對咖喱是極為重視的,天天都跟對岸鄰居爭論誰煮的更好吃。你現在竟然上載這樣的視頻,怎麼可以這樣?」
Mr Brown最後不忘調侃說,這個事件已經上升到「國家防衛」課題的高度,肯定會開啟「全新加坡吃貨唇槍舌劍」的模式。
「千萬別惹我們的咖喱,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