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名人民行動黨議員將在下周國會復會時,針對聚焦氣候變化的第二個動議展開辯論,確保我國在過渡到綠色經濟的進程中,新加坡人不會落在後頭。
這項個別議員動議由政府國會永續發展與環境委員會副主席、三巴旺集選區議員傅麗珊提呈。動議呼籲政府加強綠色融資和企業責任,創造更多綠色就業機會,並與私人領域、公民社會和社區合作推動新加坡過渡到低碳社會,同時保持包容性。
政府國會財政及貿工委員會的數名議員,也將針對把握綠色增長機遇以及提升技能和就業轉型發言。預計15名人民行動黨議員以及官委議員許連斌教授,將在下周參與動議辯論。
傅麗珊昨天(1月6日)在一場媒體說明會上透露,自去年2月提呈首個氣候變化動議後,政府國會永續發展與環境委員會以及行動黨青年團繼續與業界人士、學者、環境組織和公眾展開對話。
「這只是一個漫長旅程的開始,幾乎像跑馬拉松一樣,(氣候變化)不是一夜之間就能解決的,我們必須一起行動。」
去年提呈的首個氣候變化動議,針對10大領域提出建議,包括將可持續發展考量納入各行業的產業轉型藍圖,以及在冠病疫情後提高碳稅等。
行動黨青年團的氣候變化研究小組將在後天(1月9日)完成諮詢,並向政府提呈第二份立場聲明。這份聲明旨在為新加坡打造綠色經濟生態系統,提出的建議包括加強我國的綠色融資框架、制定全國可持續發展行政戰略,以及擴大可持續發展相關產業的人才渠道。
預計到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領域將創造5萬5000份工作。數名議員將呼籲政府成立專屬的綠色空間學院(Green Space Academy),進行可持續發展相關的研發和培訓,並通過勞資政三方合作制定「升級版」實習計劃。
政府國會永續發展與環境委員會也關注本地企業,在追求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市場如何繼續生存和發展。委員會成員、蔡厝港集選區議員黃文鴻建議政府發布一份名單,列出碳排量低的企業,以鼓勵消費者選擇這些採取可持續發展方案的企業,並激勵其他企業遵循這些方案。
黃文鴻也建議分級徵收碳稅,以幫助碳排量較低的企業減輕負擔,同時激勵碳排量較高的企業減排。財政部長黃循財將在2月18日發表財政預算案聲明時宣布2024年的碳稅,並公布在2030年之前可預期的碳稅增長趨勢。
政府國會永續發展與環境委員會主席、義順集選區議員黃國光說:「全球氣溫上升比我們預期的更快,但我還是感到樂觀,因為有更多人就氣候議題發聲……世界各國已更新氣候承諾,希望新加坡也能在2050年之前實現凈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