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飲料瓶罐退費制將推遲至2025年4月1日落實,到時公眾購買鋁罐和塑料瓶裝飲料時需支付1角的押金,退還瓶罐才可取回;飲料生產和零售商會有三個月過渡期可繼續銷售未貼上押金標籤的飲料。
新加坡永續發展與環境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近日在國會為可持續資源(修正)法案提出二讀時宣布,飲料瓶罐退費制(Beverage Container Return Scheme)將在2025年4月1日實行,公眾購買150毫升至三升的鋁罐和塑料瓶裝飲料時得支付1角押金,並可到回收站歸還空瓶罐後取回押金。計劃暫時不會涵蓋紙盒裝和玻璃瓶裝飲料。消費者可選擇通過電子轉帳,例如PayNow或直接轉入易通卡或NETS萬捷通卡(Flashpay)等,也可選擇現金或現金券等退費方式取回押金。

所有面積超過200平方米的大型超市需設回收站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規定,所有面積超過200平方米的大型超市需設立回收站,以方便公眾退還空瓶罐。目前,這類大型超市約有400家,占超市門店總數的約三分之二。
新加坡政府準備將這項計劃交給非營利、由業界領導的計劃經營者(Scheme Operator)負責執行,新加坡環境局接下來會與計劃經營者合作,探討在公共和鄰里場所設立更多回收站,方便公眾歸還空瓶罐。
考慮了公眾的反饋以及參考其他已落實這類計劃的地區的經驗後,新加坡環境局決定將押金定為1角。根據民情聯繫組的公眾諮詢調查,84%受訪者認為,收取1角或以上的押金較合適。較高額的押金將鼓勵公眾參與並推高歸還率,不過,當局也不希望押金太高,導致人們避免購買預先包裝飲料。
飲料瓶罐退費制原定2024年中落實,為了讓業界有更多時間準備,這項計劃將推遲至2025年4月1日實行,計劃生效的首三個月是過渡期,飲料生產和零售商可繼續售賣還未貼上押金標籤(deposit mark)並無需收取押金的存貨。到了2025年7月1日全面落實時,所有涵蓋在計劃下的預先包裝飲料都必需貼上押金標籤,消費者也得支付押金。
鋁罐和塑料瓶占市面上所有飲料瓶罐的約70%,具有高回收價值,也易於收集、壓縮和回收。飲料瓶罐退費制在全球許多地區已非常完善,但新加坡是首個落實這類計劃的東南亞國家,也是亞洲首幾個國家。目前,新加坡的塑料回收率僅為6%,這項計劃有助新加坡邁向循環經濟,尤其是在塑料回收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