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椰友們
新加坡下屆總理的三位候選人
你最看好的是誰?
無論是誰脫穎而出
他們都將成為組屋裡走出來的「總理」
椰子發現了三位「候選人」的共同點
那就是——平民出身!


總理候選人出身
新加坡下屆總理「候選人」
陳振聲,王乙康還有王瑞傑
三人出身絕非顯赫
而且相對來說都算是貧困
兩位王部長都是在
戶型較小的組屋長大
陳振聲出身於單親家庭

為何在新加坡會有如此多「平民議員」?
那麼就得先了解下
新加坡的議會制度了
沿循的是英國國會體制
傳說中的西敏制
Westminster System
新加坡民眾通過大選
選出政府的國會議員
如果獲得更多的議席就是執政黨
新加坡的執政黨就是
PAP,人民行動黨

執政黨的黨魁
就會成為新加坡的總理
平民出身的議員
因為身世背景的緣故
更加清楚的了解民生所需
成為民眾的選擇也無可厚非
陳振聲
就拿陳振聲來說吧
他將會擔任總理的呼聲較高
出身於單親家庭之中
母親一人扛起養家的重擔
上午在外國公司做清潔
下午到工廠打工
一天要上兩份工
把他和姐姐養大不容易
現在無論工作多繁忙
陳振聲也會多抽時間陪孩子
就是希望給予孩子們
他當初缺少的父愛

他堅持每天送大女兒上學
儘量抽空陪兒子搭地鐵
因為他的兒子是「地鐵迷」
也會親自照顧小兒子
換尿布,沖涼等等責任也會分擔
他也不止一次談到
關愛新加坡的特殊構造家庭
比如單親家庭
這一切都和他出身不無關係

王瑞傑
他是新加坡的財政部長
但是出身卻不富裕
他曾說過小時候家裡唯一的娛樂
就是聽麗的呼聲
播放一些粵語的廣播劇等
他外婆非常的節儉
從小就教育他要用功讀書
長大好做一名能在電風扇下
舒舒服服工作的書記員
雖然外婆受教育不多
這個期待看起來無法實現
但是最終王瑞傑實現了她的嚮往

他表示新加坡很幸運
因為政府從建國初期就堅持
不應該有私立學校
教育資源不會分化
所有的人都可以享受同等的教育
在這樣的體制下
才會出現「平民總理」的奇蹟吧

王乙康
要說這三位當中唯一有點「出身」的
就是王乙康王部長了
但卻是「複雜又敏感」的出身
他從小被稱為「老左的兒子」
他的父親是反對黨議員王連丁
但是這並沒有影響
王乙康成為行動黨的一員
攀升到今日的地位

很多人表示
這也是新加坡政治環境公平
一個最實際的體現了
他的父親後來卸任
成為了熱帶觀賞魚商
1969年出世的王乙康
是在沒有政治教育的環境中成長
不過他回憶起來
從小他稱呼「叔叔」,「阿姨」的人
都是新加坡政界響噹噹的人物
耳濡目染中獲益良多


歷任總理出身
那麼如果新加坡下屆總理
是在這三人當中產生
他們會是新加坡第一個「平民總理」麼?
那我們就來看一下
新加坡歷任總理的出身如何?
其實也就三任~

來源:維基百科
現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他的出身自不用說
是建國總理李光耀的兒子
那麼李光耀先生的出身呢?
李光耀是李家在新加坡
土生土長的第三代
李光耀生於新加坡甘榜爪哇路
92號的一座2層高的別墅內
李光耀先生的父親
出身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
在英校接受高等教育
曾是殼牌石油公司的員工
一生做鐘錶生意

至於前總理吳作棟
是1941年5月20日生於新加坡
祖籍中國福建
他出身也屬貧寒
幼年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
母親是一位華人學校教師
為了撫養他和妹妹終日辛苦
……
所以這麼看來
這三位中一旦有人入選
也不是新加坡「平民總理」第一人
前總理吳作棟才是


組屋走出來的總統
說起出身貧寒
新加坡的總統們「不服來戰」~
現任總統哈莉瑪
她的出身就非常的貧寒
父親是印度裔新加坡人
是一個守門人
父親在她8歲那年去世
留下5個孩子由母親照顧
她通過賣馬來菜飯謀生
含辛茹苦把5個孩子養大

每天從凌晨4點就工作
一直到晚上10點
哈莉瑪年少時甚至「逃課」幫媽媽幹活
……
不過她最後通過自身努力
靠獎學金進入新加坡大學攻讀法律
從基層領導一步步走到總統之位
可謂是十分的勵志
還有任期最長的總統納丹
家境並不富裕
父親欠下高額債務
後來甚至飲毒自盡
母親為了躲避債務
帶著全家從馬來西亞搬回新加坡
過著受盡白眼與冷嘲熱諷
寄人籬下的生活

1952年28歲的納丹憑藉
不服輸的毅力和努力
獲獎學金就讀馬來亞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系
成績優異的他走上政途
最終登上了總統之位


這麼一看
新加坡平民出身的政客不少
這也是李顯龍總理
所說的「新加坡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