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兩國青年首次開展線上交流,疫情之下年輕人如何以創新思維挑開啟新的行業模式

2020年07月18日   •   5472次閱讀

中新兩國青年首次開展線上交流

7月8日,新加坡全國青年理事會(NYC)與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ACYF)首次進行在線對話會,新中雙邊的青年進行交流。對話在8日晚上7時至9時通過Zoom會議平台進行,吸引了多達100名參與者。

這場對話的主題為「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的青年創業新機遇新模式」,從而鼓勵新中兩國的年輕人渡過疫情難關。

對話的主要內容如下:

內容

利用現有資源開展新事業,並在動盪的環境中開拓新機會;

思考如何相互協作,積極實現各自國家的變化;

在尋求新機會時,保持開放的心態和適應能力為未來做好準備。

兩國在青年活動方面合作關係融洽

此次對話為兩國的青年提供了一個平台,讓彼此交換對如何為在新經濟中茁壯成長做好準備的意見。此外,新冠疫情在就業、經濟、社會規範、教育和生活等領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因此這個平台側重於鼓勵青年在目前的經濟氣候下,利用現有資源開展新合作,創造新機會。

新加坡和中國在多方面享有厚重的雙邊關係。在青年活動方面,新加坡全國青年理事會及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雙方合作關係融洽,而自2015年簽署的中新大學合作諒解備忘錄更是加強了兩國青年間的互動和志願者交流。這項諒解備忘錄於第五年,也就是今年的4月17日自動更新。

在協議下,全國青年理事會將同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攜手展開青年發展計劃、社區服務活動,以及能夠促進兩國青年學習的合作項目。

兩國青年文化交流密切

兩國青年學習項目對於增進新加坡和中國青年間的文化了解、加強雙邊關係及增進友誼至關重要。兩國也有著共同的意願,希望可以加強與年輕人的接觸,並為他們提供更多建立更濃厚友誼的機會,鼓勵雙邊進行實質性對話,同時相互學習與合作。

在新加坡2020年財政預算案中,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宣布,未來70%的高等教育學府畢業生擁有海外經驗,他們當中70%的人將有機會接觸東協國家、中國或印度市場。此外,政府也將會加大支持現有的國際化人才培育計劃,給予學生更多出國實習的機會。

經濟、科技和流行文化的崛起,使近幾年新加坡前往中國參與短期交流項目的大學生和青年團有增加趨勢,內容和形式也變得更豐富、多元,從初期的歷史文化之旅,擴大到參觀企業、與當地學生交流等參訪活動。

新加坡六所公立大學提供給本台的數據顯示,過去五年來前往中國進行短期交流的學生大致上增加,總人數增幅約三成

數據

其中,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增加一半,達到約210人;

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每年人數維持在300人左右;

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因為開拓更多海外合作學府,以致前往中國的學生人數稍有滑落;

其餘大學的參與人數則以倍數增長。

這些數據表明:新加坡學生熱衷來中國實習,中國的快速發展正在讓新加坡年輕人對中國產生更大的興趣。

另外,作為雙方合作的宗旨,新加坡全國青年理事會及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在7月8日安排的在線對話會,就有了以下三個目標:

目標

增進兩國青年間的文化理解,擴大對各自國家發展的認識;

促進與共同領域有關的對話和觀點交流的興趣;

建立友誼,擴大兩國青年間的網絡。

疫情期間 合作緊密

全國青年理事會總裁為在線對話會開幕並致辭時,分享了對話會的宗旨、欲達成的目標和成果。他表示,儘管邊界仍未開放,但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必須開放,關係也必須建立。此外,大家應該在這非常時期緊密合作,一起繼續堅持下去,年輕人也更有本錢創新,做出改變。

全國青年理事會與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之間的首次在線青年對話會,是促進中新兩國青年間鞏固雙邊關係和了解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在這種逆境中,關鍵在於我們不斷轉向和適應新常態。這種在線對話就是利用技術在共同平台上,促進兩個地區進行有意義的對話的方式之一。

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秘書長也表示2020年是中新建交30周年,雙方關係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希望雙方青年牢牢抓住後疫情時代創新創業的新契機,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圍繞互聯互通、三方合作等重點領域加強合作、優勢互補,以共同進步夯實傳統友誼,為推動中新關係的長遠發展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正式啟動3年以來,中新雙方共簽約137個合作項目,總金額219億美元,對西部地區的示範性、輻射性正在不斷增強。

會議開場的主題集中在疫情所帶來的經濟影響及新加坡的經濟前景。中央財經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分享了中小微企業在疫情下面臨的困境,及這些企業可採取的機會。

新加坡管理大學業務開發副校長則分享她數名學生的創業過程。

天河港澳青年之家發起人林惠斌分享大灣區的五個發展方向,包括網紅直播、教育產業、新零售、專業人士及抗疫物資。他其中提到,疫情的影響也可能常態化,一些產業也因疫情而轉變,進行產業升級,變得更專業。

年輕人要記得,不要因疫情而認為機會已不存在,而是不斷找機會。心理健康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因為很多人不知道前景如何,工作時也沒有了動力,因此企業可以安排員工負責小項目,讓員工有個短期目標,激起他們的動力,繼續創新。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550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8379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513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275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