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極抗疫:害人害己!
剛剛!新加坡又新增17例確診病例,其中11起為輸入型病例,雙雙再創單日新高。
截止到目前,新加坡共累計確診243起病例,109人出院。 除了11起輸入型病例;另外4起均與之前病例有關係;剩餘2起感染源頭不明。
新加坡又上微博熱搜呢?果不其然!
新加坡批評某些國家的抗疫政策。被批評的對象是:瑞士、英國!新加坡認為這些國家消極抗疫:已經放棄任何控制疫情的嘗試!

網友紛紛讚揚:「還是新加坡敢說實話!」 同時也對這些國家的疫情表達自己的擔憂。 那麼究竟是怎樣一回事呢?
新加坡批評英國瑞士消極抗疫
昨天(3月15日)新加坡發展部部長黃循財在記者會上就新加坡目前疫情形勢做出解答,期間他批評了英國、瑞士、日本對於抗擊疫情的消極態度。
黃循財說:「我們對於英國、日本和瑞士的一個顧慮,並不只是他們上報的一個確診人數。
數字不是關鍵,是在於這些國家已經放棄任何控制病毒傳播的嘗試。特別是英國和瑞士,我看到英國已經公開承認,制止病毒蔓延已經毫無意義了。他們現階段也只是做到盡力拖延病毒蔓延 。

黃循財還提到,在病情發展的初級階段,感染人數急速上升,但隨後中國出手,數據就開始下降,而現在中國境外國家確診人數急速增長。
數據顯示,這些國家現在處於爆發的前夕,遠遠不及中國之前爆發的高峰期,中國採取了非常嚴格的措施才使得病毒得以控制和蔓延。

但是現在境外有一些國家採取消極抗疫的措施,這將使得新加坡可能面對境外更嚴重的一波疫情爆發。
黃循財的講話立即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大家表示能夠理解新加坡的心情。

英國、瑞士政府抗疫政策 飽受批評
話說現在的英國、瑞士究竟是怎樣的抗疫政策呢? 首先來說下英國,英國疫情發展很迅速,目前(3月16日)英國已有1327人確診,死亡35人,新冠肺炎疫情在英國加速擴散之際,政府宣布抗疫從遏制進入延緩階段,但在行動上幾乎沒有新舉措,批評者稱延誤時機。

英國政府3月12日召開內閣緊急會議決定,抗疫行動即日起從第一階段的防堵進入第二階段— 拖延。
英國的抗疫舉措包括:出現發燒和持續咳嗽症狀者在家自我隔離一周,學校取消出國活動,已有病患的老年人不建議乘遊輪。
而許多人期盼的取消大型公眾活動和關閉校園等抗疫「硬」措施都不在決策之內,因為「時機不妥」。

英國首相詹森表示,新冠疫情還會繼續蔓延,「坦白地說,更多家庭將有親人夭折。」

話音剛落,輿論譁然。 有人認為詹森在「豪賭」,有人批評政府「沒睡醒」,正在延誤遏制疫情惡化的好時機。
大批網友在社交網站傾訴失望和憤怒,十萬網友聯署請願要求政府積極應對疫情,包括效法義大利,進行全國封鎖,限制市民出入城市。

但英國政府不為所動,更為誇張的是,竟然還拋出了所謂的「群體免疫」計劃。英國政府決定讓60%的人群感染,英政府的邏輯是這樣人們就可以產生足夠的抗體來抵禦病毒。

消息一出,舉世震驚,更是受到了世衛組織和數百名科學家的嚴厲批評,他們認為英國政府近乎無情,拿人命當兒戲。而目前英國女王出於安全考慮也已經離開白金漢宮,前往郊外的溫莎城堡居住。 不僅是英國,瑞士的抗疫手段也是讓人擔憂,瑞士採取「不檢測、不隔離、不收治、不公布」的四不政策,簡直是直接不管的節奏,而瑞士的疫情則更為兇險,24小時內確診病例暴增1081例,累計2220例,13人喪生。

這些情況都讓其他國家感到非常擔憂,而目前新加坡的輸入性病例在不斷增加,主要是來自於歐洲國家。新加坡也加強了管制,凡是最近到過日本瑞士英國和東協國家的民眾,在入境新加坡後都必須居家隔離14天。
聯合國呼籲:全球需積極攜手抗疫
不僅是新加坡感到擔憂,全球疫情爆發以來,多個國家和政府組織紛紛呼籲,世界各國聯起手來,共同抵抗新冠肺炎的挑戰。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3月13日表示,新冠病毒蔓延對人類社會構成前所未有的健康挑戰,各國應向病毒宣戰,有效遏制病毒蔓延。

古特雷斯當天發表視頻講話說,向新冠病毒宣戰意味著各國有責任行動起來,落實有效的遏制戰略,啟動緊急預案,大幅加強測試能力以及對病患的護理,完善醫院設施,開發醫療干預手段。

古特雷斯表示,「當下需要的是審慎而非恐慌,科學而非污名化,真相而非恐懼」。病毒蔓延通過共同行動仍可控制,但是這需要前所未有的個人層面、國家層面和國際層面的行動。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也發表聲明,呼籲全球共同攜手應對目前的疫情大流行的狀況,在全球化的今天,交通科技人員的錯綜交織,牽一處而動全身,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國際災難面前能夠獨善其身,努力抗疫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全世界全人類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