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29日)開始,公眾到新加坡的卡拉OK時終於可以除下口罩高歌了。
《聯合早報》報導,經營Teo Heng家庭式連鎖卡拉OK的張仰興(63歲)受訪時說,4月重新開張後顧客很快回流,大家都很配合,願意戴著口罩唱歌,早在幾個月前,一些分店的包廂就已經預訂至8月。
疫情期間,Teo Heng家庭式連鎖卡拉OK原本14家分店大部分都關閉,僅剩4家,目前正謹慎擴充營業。第五家分店這個月開張,第六家分店正在裝修。
公司董事張玉琴(56歲)說,4月政府一宣布卡拉OK可以重啟營業後,店裡的詢問和預訂電話就源源不絕。相比之下,這次宣布不用戴口罩後,預訂量沒有明顯增加。
在民眾俱樂部授課的歌唱導師謝金石(69歲)說,疫情之前他一班有20多個學生,現在一班只有10個左右。他的學生都是樂齡人士,一些可能覺得還沒有真正開放,怕感染病毒所以不來上課。
「希望這次條例放寬後,大家會覺得疫情已經穩定,更多人來上課。」
另外,自冠病疫情前年初爆發以來,公眾到訪地藏林時都必須換上寺廟分發的口罩。
《聯合早報》報導,地藏林住持、新加坡佛教總會教育組主任釋有維法師(46歲)受訪時指出,地藏林的信眾大約30%至40%是年長者,為了保護大家安全,他們暫時還是會維持這樣的做法,誦經時也規定必須戴口罩。

大組歌唱和誦經等發聲活動下周一(8月29日)起不再受安全管理措施限制,不過為了保護年長信眾,受訪的宗教團體仍會鼓勵參加法會或禮拜的人把口罩戴好。(取自《聯合早報》)
「共修或法會的誦經通常都至少兩個小時以上,大家休息時也可能聊天,所以現階段還是會要求大家戴口罩。我們會觀察一兩個月,要是病例沒有大幅度飆升再調整。」
在決定戴不戴口罩時,基督教會Yio Chu Kang Chapel主任牧師卓志強(49歲)優先考慮的也是年長教友的健康。
「教會星期天的團體禮拜,有300多名教友參加,三分之一是年長者。」
卓志強說,禮拜是在有冷氣的封閉空間進行,目前新加坡每天還是有幾千起新增病例,加上過去一兩個月教會每周都會聽說有教友或他們的家人確診感染冠病,所以暫時還是鼓勵大家參加禮拜,包括唱詩歌時戴口罩。
「教會不會強制而是採取鼓勵的方式,牧師在室內與教友交談時都會戴口罩,以身作則。」
新造教會教友吳宗容(58歲,保安人員)受訪時說,新加坡疫情還沒完全平復,戴口罩還是比較安全的。戴口罩講話有時對方可能聽不清楚,不過唱詩歌是為了讚美神,隔著口罩沒關係。
新加坡政府今年3月29日起允許宗教場所、民眾俱樂部和學校等一般場所恢復大組歌唱和誦經活動。4月19日,包括卡拉OK在內的夜間娛樂場所在停業兩年後恢復營業,但顧客唱歌時必須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