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一曲《春天裡》,唱到新加坡人的心坎里

2021年09月01日   •   3萬次閱讀

總理(8月29日)的演講總體的基調溫馨,讓人欣喜,也有嚴厲的提醒。(海峽時報)

作者 倉吉

違兩年的國慶群眾大會演講,總理李顯龍給新加坡人唱了一首「老華校生」熟悉的《春天裡》的幾句:「向前進,莫彷徨,黑暗盡處有曙光」,給疫情籠罩下的「冬天」,帶來溫暖,給人們帶來不小的感動。

總理(8月29日)的演講總體的基調溫馨,讓人欣喜,也有嚴厲的提醒。談到人們對國家的熱愛時,總理也幾乎眼淚要奪眶而出。

把新加坡人面對的問題和挑戰擺在眼前,也不忘告訴國人種族和諧的可貴,這是在任何困境下,新加坡最珍貴的社會遺產,是第一代先驅領袖多年奮鬥的成果。

談到人們對國家的熱愛時,總理幾乎眼淚要奪眶而出。(視頻截圖)

總理在滿足各族的訴求時,也展現出高度政治平衡術。

對華族,尤其是老一代華校生和在語言上作出不小犧牲的老一輩近日的煩惱,總理表現出感同身受。他一點也不含糊的指出,所謂「華人特權」的言論炒作,「毫無根據」。

「特選學校」的課題,總理再次重申政府堅持的立場,特選學校培養雙語雙文化的作用並沒有過時,但也重複提醒特選學校必須給學生更多與異族同胞接觸的機會。

特選學校聖尼各拉女校的學生2019年開齋節期間與穆斯林朋友們日落後在回教堂內一起用餐。(聖尼各拉女校)

總理給華族社會帶來的信心叫人放心,馬來社會爭取多年的頭巾問題,也有了進展。從11月起,馬來族女護士終於可以在工作時戴頭巾,政府堅守多年,穿制服的公共服務人員在穿戴上必須符合整體需求的立場終於有所妥協。

這些年來,馬來回教婦女戴頭巾的風氣越來越普遍,國人已經感到很習慣。

更重要的是,馬來婦女是不是由於戴了頭巾,而與其他宗教信仰者以及其他種族生出更大的分別心,從而導致馬來人與其他種族之間更大的心理鴻溝。

從總理的闡述中,顯然政府經過多年的觀察和收集到的反饋,頭巾問題並沒有為種族和諧帶來負面因素,政府可以為馬來護士網開一面,對馬來社會是個很大的善意表態。 總理演講中有三大關注點:

低收入家庭的困境

外籍員工帶來的社會焦慮

種族與宗教課題

扶助低薪員工多管齊下,所有本地員工薪金須達最低門檻,僱主才能聘用外籍員工。這可能迫使不同行業的僱主在提高生產力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避免過分依賴廉價的客工, 冠病疫情讓送餐服務應運而生,突出了在社會邊緣上討生活,不斷壯大的群體的困境。一出有關送餐員工作不易的短片道出了送餐員的辛酸,總理對送餐員的打拚精神,給予表揚,也讓我們肅然起敬。

送餐員。(聯合早報)

在金融業和科技信息領域裡,外籍員工是個勢力越來越膨脹的隊伍,當中緣由是由於新加坡的人才供不應求,或是由於許多機構徵聘時的不公平與偏袒而造成?很顯然,兩個因素都有,總理也說,有些機構徵聘本地雇員只是做做樣子。

社會上對外籍員工在高薪領域占盡優勢的現象高度關注,已長期累積成一種社會焦慮,並逐漸構成一個嚴重的政治課題。 設立專門審理職場歧視糾紛的特別法庭,以及收緊就業准證和S准證,均表達政府消解社會焦慮的決心。

總理指出,外籍的PMET(專業人士、經理人員、執行人員和技術人員),由於是短期的逗留,沒有刻意去適應本地情況,甚至把家鄉的階級觀念帶來這裡。

總理沒有明確指出他的批評對象的是來自哪一個國家,但其言外之意不言而喻。

新加坡中央商業區的上班族。(海峽時報)

外人在家鄉里的種姓制度中長大,對他們心目中屬於較低的種姓有天生的鄙視,他們把「傲慢與偏見」帶來這裡,在本地印度族之外,連華族和馬來族也有所感受。但是,我們不吃他們這一套,本地人的焦慮在疫情中變得更加尖銳化和政治化。

與此同時,總理也發出嚴厲警告,指出有些人其實是借題發揮,掩蓋不住他們的排外與種族情緒,這顯然也不是政府會加以容忍的。

名為群眾大會,現場「群眾」不多,總理的精彩演說仍舊很動人心弦,「和諧」的追求是貫穿不同課題的一條線。

在這一條線上,總理與國人開誠布公,語氣軟時很溫馨,硬時讓人感到政治領袖的不怒而威。

這場讓我們等了兩年的重要演講「餘音繞樑」,給線上線下留下不少話題,有待國人好好消化。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30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