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議員就心理健康援助及老齡化等議題提出看法

多名議員在國會辯論政府施政方針時,針對心理健康援助、老齡化,多元文化和互信等議題提出看法和建議。
宏茂橋集選區議員黃玲玲說:「我認為鄰里診所的家庭醫生成為心理健康的第一線護理,將是一個好的策略。大多數在面對早期階段心理挑戰的兒童、青少年、年輕人和年長者來說,走進鄰里診所比走進醫院的精神病房的壓力要少的多。」
荷蘭—武吉知馬集選區議員謝秉輝說:「如果能有志願服務項目,轉而讓我們的年長人士擔任志願者,並讓我們的年輕人參與活動,成效又會如何?擁有同樣目的,但以不同方式執行,這可能會讓我們的年長社群獲得一種成就感。」
盛港集選區議員何廷儒則指出,政府表示獲得人民的高度信任,但信任其實必須是雙向的。政府在要求人民繼續信任公共機構和領導人的同時,也應該設法報答這份信任。
「一個實質方法來體現和建立我們對人民的信任,就是檢視我們公開給所有人的信息。我們應該開始設法信任我們的國民能夠成熟和負責任地接收更多信息,而不是對他們做出最壞的假設。」
另外,裕廊集選區議員謝曜全表示,在社交媒體時代下,民眾發表言論時應當三思後行,
以維護我國寶貴的多元文化。
「如果我們一不小心,我們內部的任何言論和行為都有可能化為削弱我們多元文化的武器。所以希望我們在自己的言論與行為上能更加地警惕、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