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聲:需要幫助的人少 才算成功社會

示意圖。(圖:Leonard Leong/TODAY)
教育部長陳振聲說,我們的社會成功與否,不在於我們幫助了很多人,而在於需要幫助的人並不多,因為他們有能力自力更生。
陳振聲在國會參與政府施政方針辯論時說,我們必須為弱勢群體做得更多,這也是政府制定政策的原則。
但他認為,我們絕不能淪落為一個人人自認理應比他人得到更多的社會。他擔心,這樣的心態將讓人覺得自己被剝奪了應得的,而不是因為得到幫助而心存感激,或因為能幫助他人而感到滿足。這將使我們失去社會凝聚力,因此,我們必須時刻提醒自己:施比受更有福。
陳振聲也說,我們必須從小就向人們灌輸正確的價值觀,好讓他們長大後,願意回饋社會、為他人創造更多機會。
部長說,有人會質疑自己賺得不多、沒有大房子或名車,能為他人做出什麼貢獻。
陳振聲說,他的答案是:這些物質上的成就並非衡量成功的唯一標準,也不應該界定我們做出貢獻的能力,更不應該決定一個人的尊嚴和是否應該得到尊重。我們不應該以自己取得多少成就,而是以自己能為他人做出多少貢獻,來定義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