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疫情又趨緩的趨勢,但是在未來有可能會再度爆發。
BA.4和BA.5冠病變種毒株近日在南非引發第五波疫情,並可能在7月至8月傳入新加坡。
衛生部表示,新加坡在經歷BA.2毒株引發的疫情後,已具備能力應對這兩種新毒株,但所有醫療機構仍須做好準備。
根據南非的疫情形勢,BA.4和BA.5毒株引發的疫情峰值,只有BA. 1毒株的三分之一,當地的住院和死亡病例也未出現激增。

目前新加坡的疫情控制的良好,雖然每天都在新增病例,但大多數是輕微病症患者,整體的情況樂觀。
因為新加坡在經歷德爾塔毒株和奧密克戎BA.2毒株引發的疫情後,已具備高度韌性;加上冠病疫苗接種率高,人民也繼續遵守戴口罩的規定,相信能順利渡過下一波疫情。
「上一波奧密克戎疫情來襲時,許多醫療機構因無法應付冠病病患,而把他們轉到公共醫院,我們不能再讓這樣的局面發生。」
為減輕公共醫院的壓力,本地也必須從居家護理、療養院和冠病治療設施騰出更多床位,並整合人力,以接收更多病患。公共醫院仍有許多長期住院病患等著轉到療養院,冠病治療設施下來也不能只接收冠病病患,必須接收任何不必在公共醫院接受急症治療的一般病患。

同時也提醒未接種冠病疫苗追加劑的年長者儘快接種。符合接種條件的60歲以上年長者中,88%已接種追加劑。若新一波疫情來襲,其餘12%未接種者的染疫風險可能更高。
新一代冠病疫苗
為了應對疫情,本地在生產新一代冠病疫苗。 當全球在研發對抗變種毒株的疫苗時,本地已在研發可對抗多種冠狀病毒和變種毒株的綜合疫苗,相信到了2023年就能在本地生產疫苗。
新一代的疫苗預計能解決現有疫苗持續力不久,以及不能有效應對不同毒株的問題。

去年國家傳染病中心發現,SARS病人在接種疫苗之後產生很強的免疫力,身體的綜合抗體可抵抗所有變種毒株,甚至包括沙斯病毒,以及在穿山甲和蝙蝠間流傳,可能成為SARS-3或SARS-4的冠狀病毒。
通過這一發現研發新一代疫苗,在接種冠病疫苗後接種沙斯疫苗,以對抗各類冠狀病毒。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許多製藥廠都已表達對這項發現的興趣,團隊已成立公司探討合作,希望儘快進入臨床試驗。
跟著病毒變種的腳步研發疫苗可能存在問題,例如當輝瑞和莫德納在完成針對貝塔和德爾塔變種毒株疫苗的研發時,它們已經不再是主流毒株。
疫苗的研發應該走在病毒變種的前頭,要能針對所有類型的冠狀病毒,而不單單是特定毒株。

「我們現在就是不管變種病毒,我們就要走在它前面,走到它祖宗那裡,把孫子也包括進去,誰也不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