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警察部隊在昨天(2月8日)公布了2022年全年詐騙和網絡犯罪數據:詐騙案件繼續攀升,警方去年共接到3萬1728起詐騙案,和2021年的2萬3933起相比增加32.6%;這些案件涉及的金額達6億6070萬元,和2021年的6億3200萬元相比,微增4.5%。
2022年的五大類型詐騙案分別是釣魚詐騙、求職詐騙、電子商務詐騙、投資詐騙和「冒充友人」電話騙局。這五大類型詐騙占詐騙案總數的82.5%,其中電子商務詐騙已經連續四年出現在五大類型詐騙中。
另一邊,借貸騙案和網絡愛情詐騙去年均有所下降:借貸騙案從2021年的2273起,下降至去年的1031起,下降幅度近55%;網絡愛情詐騙也從2021年的1094起下降至去年的868起,降幅為20.7%。這兩類詐騙案件的數量雖然有所下降,但整體詐騙案件數量和金額還是因為其他類型騙案的增加而呈上升的趨勢。
根據數據顯示,受害者中超過一半介於20歲至39歲,其中26.7%的騙局受害者介於20歲至29歲,30歲至39歲的受害者則占總數的26.8%。60歲及以上的年長者占少過一成。
20歲至29歲受害者最容易陷入的騙局分別是:求職騙局(27.2%)、電子商務騙局(20.2%)、釣魚騙局(17.6%)
30歲至39歲受害者最常陷入的騙局則分別是:求職騙局(24.8%)、釣魚騙局(22.6%)、電子商務騙局(18.3%)
40歲至49歲受害者最常陷入的騙局分別是:釣魚騙局(26.8%)、求職騙局(17.7%)、電子商務騙局(13.8%) 50歲至59歲受害者最容易陷入的騙局則分別是:釣魚騙局(26.4%)、求職騙局(13.7%)、假冒朋友電話騙局(12.4%)
60歲及以上受害者最常陷入的騙局則分別是:釣魚騙局(22.7%)、假冒朋友電話騙局(14.2%)、投資騙局(10.9%)
此外,10歲至19歲這個年齡層的受害者占了總詐騙受害者的6.7%,最容易陷入的騙局分別是:假冒社交媒體騙局(21.8%)、釣魚騙局(21.7%)、電子商務騙局(20.3%)
內政部昨天(2月8日)總結新加坡2022年治安情況時也指出,新加坡2022年整體犯罪率和交通死傷事故有所增加。販運冰毒的情況也呈上升趨勢,更多20歲以下的年輕人因濫用大麻被捕。
其中性罪案、非禮、偷竊和破門行竊,備受關注。
中央肅毒局起獲的大麻數量連年上升,更多20歲以下的年輕人因濫用大麻被捕,人數已恢復至疫情暴發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