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電信詐騙依舊猖獗。
在新加坡生活的人,就有不少人陷入這個麻煩之中。今年5月24日,新加坡警察部隊SPF發文告表示,在2023年1月至5月間,新加坡執法部門與海外執法機構合作,成功搗毀8個詐騙團伙。
而在整個2022年,新加坡詐騙案件數量達31728起,同比增加了32.6%,詐騙受害者損失達6.607億新幣!

新加坡隨處可見的反詐騙指示牌,圖源:海峽時報
時不時的,在新加坡的我們,都能聽到新聞里XX人被詐騙承受不菲金錢損失的例子。
最近一段時間,那些來到新加坡學習的中國留學生,因為人生地不熟,很容易受到騙子的蠱惑而陷入電信詐騙的騙局中。

示意圖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最近就通報了一則事件,值得所有在新加坡的中國留學生警惕。
多名中國留學生被騙去柬埔寨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積極營救
前天深夜,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官方發布了一則文告,透露最近有多名在新加坡求學的中國留學生,先後遭遇電信詐騙,甚至還有人被騙到了電信詐騙團伙的根據地——柬埔寨!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表示,就在6月2日,正在新加坡某藝術學院的高一學生落入「假官員」騙局,按騙子指示,主動購票飛往柬埔寨西港藏匿,拍攝被綁架視頻。

示意圖
之後,騙子通過微信將該視頻發給該生家長並勒索300萬人民幣贖金。情況已經十分危急。
當時,這名留學生的父母通過熱線小時12308報警,中國駐新加坡使館於6月4日接到了轉接報案。
在接到報案後,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迅速與中國駐柬埔寨使館取得聯繫,通報案情,請其協調柬警方迅速展開調查,同時與新警方密切合作,促成新柬警方通力辦案。

示意圖
最終,經過24小時不間斷奮戰,在多方協力合作下,該名學生於6月5日被柬警方成功找到,目前本人安全,也未給其家人造成經濟損失。
對此,中國駐新加坡使館再次提醒廣大在新中國公民,注意防範電信詐騙,並周知親朋好友共同防範:
一、國內公檢法機關和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等政府部門絕不會通過電話以任何理由索要您的個人信息。如接到此類電話,應立即掛斷或通過可信渠道向使館、國內警方或新加坡警方進行核實。
二、來電號碼前綴顯示「+」的「外國電話」或「+65」的本地電話,系本地電信運營商標識的詐騙電話,遇此類電話,不要猶豫,立即掛斷。
三、與家人保持聯繫,切實保護個人信息是反電詐的重要保障。不要在電話里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姓名、住址、家庭情況、銀行帳戶等信息。必要時要穩妥通過可信渠道核實有關情況後再做處理。
四、如不幸上當受騙,應及時向新警方報案,並聯繫銀行凍結匯款及帳戶。必要時,可向本人國內戶籍地公安機關報案(報警電話:86+區號+110),本人無法直接報案的,可通過國內親屬報案。
新加坡報警電話:999
新加坡反電信詐騙熱線電話:1800-7226688
中國駐新加坡使館領事保護與協助緊急求助電話:+65-64750165(24小時)
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電話:+86-10-12308或+86-10-65612308
非緊急事項諮詢,請使用中國駐新加坡使館微信公眾號諮詢平台(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
中國留學生成電信詐騙新目標
受害者講述親身受困經歷
事實上,中國學生成為詐騙新目標,早已不是個秘密。
今年3月,中國媒體報道,四名來自安徽的學生,在實習期間輕信網友「出國工資高,三個月暴富」的話,從雲南偷渡去了緬北杳無音信。
幸好在不久後,緬甸方面接到中國警方的協查學生失聯的通報後,責令緬北地區作出安排和部署,在一天時間就找到了失聯的學生,並通過口岸移交給了中國警方,讓這些學生得以逃出魔窟。

圖源:封面新聞
除了中國國內的學生外,去了國外的中國留學生,更是容易種種原因,深陷面東南亞詐騙團伙聚集的窩點。
一名曾是英國利物浦大學的留學生張浩(化名)告訴中國媒體《潮新聞》,自己在2022年6月成功應聘泰國一家跨境電商公司的翻譯崗位,在抵達泰國後,他被騙子帶至泰緬邊境後偷渡,以20萬的價格轉手賣給了緬甸妙瓦底的一家電信詐騙公司。
在張浩的記憶里,那是一個讓人不寒而慄的地方,一個不見天日的「犯罪天堂」。

張浩鏡頭下的泰緬邊境,圖源:潮新聞
「入職」第一天,張浩拿到了一份叫作「精聊騙局工作流程入門」的手冊,作為詐騙前的培訓工作。
接著,他需要以相親對象為由加受害人好友,澄清手機號弄錯後,立刻維持好友關係,在10-15日內增進感情。隨後,就是標準的「殺豬盤」流程。

示意圖
張浩介紹,自己當時每天都要工作14個小時,全程被監控,睡覺時則是被單手拷在床沿。偶爾,在裡面的人可以用自己的手機跟家人聯絡,但有人會站一旁監聽。
「我和我媽坦白我被騙來緬甸做電信詐騙,人目前安全但是不可能再回來,這輩子就讓她當沒我這個兒子了。」 張浩說。

張浩逃離前拍下的詐騙園區照片,圖源:潮新聞
為了生活下去,張浩每天都在極力裝作一副很「聽話軟弱」的樣子,工作時他會假裝暈倒,有時還會「裝瘋賣傻」,表演出肌肉抽搐、手指不聽使喚的行為,亦或是偶爾自言自語。
「為了能讓公司高層誤以為我有先天疾病和精神缺陷,以此博取到一絲同情,也許就會放我去干別的活。」張浩這麼對媒體說道。
2023年1月初,張浩因在網盤上傳了幾張圖片,被懷疑為「企圖和外界聯絡、謀劃越獄」被關進「小黑屋」。
在「小黑屋」裡面,張浩被雙手反銬著坐在地上,詐騙集團的打手則拿電棍不斷捅他,電擊完緊接著又是鐵棍暴打,足足有18天之久!

張浩被電擊的畫面,圖源:潮新聞
詐騙團伙更是將張浩被虐待的視頻發送到他母親手機上,以此勒索錢財,「贖金」起價40萬人民幣。
最終,張浩的母親報警,並通過中國警方成功獲得了尋求多方國際救援力量。輾轉多日,警找到了東南亞愛心團隊組織以及緬甸當地的中國商人,最終在緬甸軍方的協助之下讓張浩成功逃離「魔掌」。

張浩歷經萬難終於回到了中國,圖源:潮新聞
///
近段時間,在新加坡發生的詐騙案件類型也在不斷「改進」中。早前,針對來新留學生的詐騙案件大多只是為了求財,並不是為了「害命」。
很多時候,騙子會冒充「假官員」,要求受害學生在本地找到一處沒人找到的地方拍攝「被綁架視頻」或者留下「被綁架證明書」,用來欺騙這些留學生的父母要求打款。

受騙學生用番茄醬寫下的「血書」,圖片來自網絡 大多時候,這些學生藏匿的地點都在新加坡境內,即使之後警方追查和解救起來也相對簡單,這些學生不會深陷詐騙團伙老巢,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而如今,愈發猖獗的騙子甚至會叫受害學生直接去緬甸、泰國和柬埔寨,一旦他們真的成行,將很有可能成為「豬仔」,和文中的張浩一樣受盡折磨。(還不一定能脫身)

冒充的「衛生部官員」和受害者之間的聊天記錄,圖源:8視界
另外,之前在新加坡,很多人辨別是否接到詐騙電話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看來電是否有帶「+65」。
但是,現在這個方法就不一定能行得通了。現在,有詐騙團伙購買和使用本地手機預付費SIM卡,通過電話、WhatsApp等各類通訊應用程式來聯繫受害者,而這些來電在受害者的手機上就不會顯示「+65」...... 騙子的花樣越來越多,越來越叫人防不勝防,我們能做的,也只能是提高警惕,遇事留個心眼,必要時諮詢當局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