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宣布制定數碼互聯互通發展藍圖,並成立數碼基礎設施諮詢團進行相關規劃工作。她說,藍圖將規劃寬頻、移動和無線網絡,以及海底電纜等海內外的連接基礎設施發展。
科技日新月異,新加坡如今大力發展5G的同時須放眼未來,通過建設基礎設施和培養人才,為善用人工智慧和6G等科技做好準備。
通訊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星期二(2月28日)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通訊及新聞部開支預算時宣布,制定數碼互聯互通發展藍圖(Digital Connectivity Blueprint),並成立數碼基礎設施諮詢團(Advisory Panel on Digital Infrastructure)進行相關規劃工作。

楊莉明說,藍圖將規劃寬頻、移動和無線網絡,以及海底電纜等海內外的連接基礎設施發展。這包括把全國寬頻網絡速度從現有的1Gbps提升到10Gbps。
藍圖也會針對數據中心和數字公用事業等方面,與其他數碼基礎設施整合,達到互補作用。藍圖預計今年稍遲時候推出。
配合藍圖的制定,政府也成立數碼基礎設施諮詢團。這個八人團隊由通訊及新聞部兼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普傑立醫生和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全球運營執行副總監陳添耀共同領導,就數碼發展提供業內見解和建議。這包括商業和技術方面的可行性與國際競爭力,以及國內外發展趨勢。
區域首艘5G無人電動船用在清理監測河道
普傑立在國會舉例說,政府早在2008年推出全國寬頻網絡並逐步提升,對應付疫情期間網絡用量激增尤其重要。
政府如今大力發展5G,2019年至今撥款1億元資助業者試行13個5G運用案例。這包括區域首艘用於清理和監測河道的5G無人電動船。
開發這項計劃的Weston Robot負責人張延亮,從2018年底開始構思用無人電動船清理河道。他早前使用4G遠程操控但效果並不理想,因此與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探討運用5G後,大大加強了效率和安全性。計劃如今在濱海灣水域試行,接下來料將正式在本地和區域投入商業運作。
普傑立強調,新加坡發展基礎設施的同時也推進人才發展。在研究、創新與企業2025計劃下,智慧國及數碼政府署和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即將推出人工智慧傑出研究獎,吸引頂級專家在本地展開研究,同時輔導和培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