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銀銑在孫子的婚禮上笑得開懷。 (受訪者提供)
(新加坡訊)在新加坡出生,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靠養豬、雞、鴨和耕田種水果為生,105歲女人瑞在耄耋之年仍能自理,日前安詳離世。
死者洪銀銑是上周五(5月3日),下午4時28分,在家中離世,享嵩壽105歲。
外孫女陳清樺(56歲,財務經理)周四(9日)在靈堂接受《新明日報》訪問時透露,外婆和阿公育有三子六女,一家人當年住在裕廊西部的農村,以耕田、養豬和雞鴨為生。
她憶述,自懂事以來,阿公一直患有胃病,家裡大小事皆由外婆操持,包括挑水、耕田、挑糞等體力活。所以洪銀銑一直是兒孫心中的「女強人」。
「我們從小就覺得阿公和外婆仿佛角色互換,還會覺得阿公很好命,長大後才明白他們其實都不容易。」
洪銀銑生前五代同堂,家族成員共有98人。她過去曾有六次白頭人送黑頭人的經歷,包括次子、四女兒、大媳婦、外孫女及兩個女婿的離世。
洪銀銑的三兒子王添源(73歲,退休人士)透露,1942年二戰期間,年僅5歲的二哥意外去世。

洪銀銑的後人五代同堂,家族成員共有98人。
「當時我還沒出生,但聽母親說,二哥當天不知誤食了什麼,叫嚷著肚子痛。那天請不到醫生,二哥晚上就去世了。母親說看到蛔蟲從他嘴裡爬出來,當時全家人都悲痛萬分。」
陳清樺說,外婆很獨立,阿公過世後,外婆20年前就開始獨居。
「外婆在80多歲時,會獨自搭巴士前往醫院,探望並照顧兩個生病的孫女。她也在85歲那年,只身前往大巴窯找律師為自己立遺囑。直到她100歲時,她才願意讓家人聘請女傭回來照顧她。 」
「外婆99歲那年,獨自在家時意外跌倒,自此身體乏力,行動變得緩慢。我們放心不下,請了女傭來照顧她。」
家人分享洪銀銑的長生之道,指她生活很有規律,早睡早起,每天睡午覺後會喝下午茶,很少外食,都是自己下廚煮,最愛吃的是金瓜、馬蹄酥和番薯,不愛吃罐頭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