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沒有遺憾,該做的已經做了:卸任倒計時,李顯龍接受採訪談交棒時刻
即將交棒心情如何?如何看待第四代領導班子?執政20年有無遺憾?卸任後有何打算?對內卷、躺平怎麼看?……
據新加坡總理公署網站消息,隨著5月15日交棒進入倒計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近日分別以華語、英語接受該國多家媒體採訪。

圖為李顯龍資料圖,他將於5月15日正式卸任新加坡總理一職
兩場共約4小時的訪談涉及新加坡政治、經濟、外交、社會安全網及個人執政感想等廣泛話題,相關採訪於5月10日播出。
淡然面對,對接班人有信心
繼20年前接過執政大權後,再過幾天,李顯龍又將迎來一個歷史性時刻,他將把權柄鄭重交給新加坡第四代領導人。
面對交棒一刻,他是怎樣的心情?
「很平淡,拿得起放得下,應該做的已經做了。」李顯龍平靜地說。
他坦承,對很多國家來說,平穩交班不易做到。新加坡已經兩次順利交班,如今是第三次,希望能夠一樣順利、平穩。
在權力交接過程中,李顯龍又將扮演怎樣的角色?
作為下一任領導者,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此前表示,現任總理李顯龍卸任後將出任國務資政。
在訪談中,他這樣自我期許:希望幫助下一任總理順利接棒、樹立威望、與新加坡人打成一片,並且能夠以他的方式和團隊治理國家。
那麼,李顯龍又是怎樣評價接班人及其團隊的表現?
「我對Lawrence Wong(黃循財)完全有信心。」

李顯龍(左)與黃循財一同出席發布會(資料圖)
李顯龍並不諱言現在交班已經遲了。在他看來,下一屆領導團隊已在政府工作了一段時間,能夠兼顧許多重要部門,並且處理了棘手危機,比如新冠疫情。
「他們已經準備接棒了。萬事俱備,沒有等待的必要了。」
挑戰更艱巨,必須向前進
與李顯龍2004年上任時相比,如今,新加坡所處的國內外環境已發生深刻變化,對新加坡的國家建設、經濟發展、內政外交都提出新的命題和考驗。
對此,李顯龍深有感觸。他在採訪中坦言環境更艱巨、挑戰更多:世界從平變成不平、信心和自由貿易被動搖、保護主義盛行……
他說:「我們正在面對一個非常困難的世界。」
掌舵新加坡20年的李顯龍為新一代領導班子留下哪些治國「錦囊」?
就國家建設而言,李顯龍多次提到「凝聚力」這一關鍵詞。
他表示,經過20年努力,新加坡比以前多元,凝聚力和認同感也更強。但是,變化中的大環境會把不同的族群拉向不同的方向,導致新加坡面對凝聚力的挑戰。因此,從長遠來看,保持凝聚力、團結、開放仍然是國家建設的關鍵任務之一。
對於經濟發展,李顯龍指出新加坡面臨經濟轉型、勞動力不足、國家間缺乏互信等內外挑戰。
對此,李顯龍的態度是:與其固步自封,不如向前進。
他用「絕對」一詞強調引進外來勞動者和人才的必要性——「我們絕對必須引進外勞,引進外來人才」,新加坡需要他們,也可以容納他們。
李顯龍重申,新加坡須不斷鞏固良善政治的良性循環,繼續創造有利條件造福人民,讓社會更有能力應對各種經濟逆風與科技顛覆。
內政方面,李顯龍被記者挑戰了一個敏感問題:在您有生之年,您認為會否有朝一日看到不是人民行動黨執政的一幕?

2004年8月,李光耀(左)在李顯龍宣誓就任新加坡總理後上前祝賀
李顯龍表示希望不會,但他不否認存在這一可能性。
「如果人民行動黨讓人民失望,而反對黨變得更強大、更好,並提供更好的選擇,這種情況就會發生。」他說,因此人民行動黨必須繼續努力贏得人民的信任。
外交層面,李顯龍指出,新加坡的外交政策必須適應形勢變化。
不變的是目標和方法:維護國家利益,並用交朋友、建立關係、尋求共識來實現這一目標。
與此同時,東協作為新加坡外交政策的基石也不會改變。
談及中美關係,李顯龍這樣評論:舊金山元首會晤緩解了兩國緊張關係,但是雙方潛在矛盾深刻,緊張局勢可能長期存在。但新加坡與兩國都保持良好關係,也是其他大國的朋友,希望大國能夠在亞太地區發揮建設性作用。
執政20年讓大家一起跑
執政20年,李顯龍已給新加坡打上深刻烙印。在採訪記者眼中,他將作為一位務實、堅韌和頑強的新加坡總理被人們記住。
當被問及從政20年有何遺憾或不舍時,李顯龍直言沒有遺憾,該做的已經做了。
「我沒有試圖跑得比別人快,我(只是)試著讓每個人都跟我一起跑」。
他同時對新加坡人的努力和支持表示感謝。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中國先賢孔子曾如此自言志向。
接受採訪時,對新加坡老中青三代,李顯龍也道出肺腑之言,並一度哽咽。
對老年人和中年人,他說的最多的一個詞是「感謝」,並希望老年人安享晚年,中年人不必擔心下一段人生歷程,將幫助大家一起走;
對年輕人,他滿懷信心,認為他們前途無量,會帶著新加坡邁進新世界。
另外,996、內卷、躺平等一些網絡熱詞也受到李顯龍的關注。
「我們不希望大家996,每天9點鐘到9點鐘,一個星期工作6天……但是千萬不要去躺平或者是內卷,因為躺平、內卷,你可能站不起來了,那就完蛋了。」
拉出卸任後計劃清單
喜歡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日常,有空時還喜歡挑戰高難度數學題,卸任後,李顯龍會否繼續這些愛好?其他還有哪些特別想做的事?
他在「計劃表」上已經列出一連串優先事項:繼續玩社交媒體、學人工智慧(AI)、學攝影、多讀書、陪孫女……
李顯龍自稱「只是一個小紅人」,跟網紅比是「小巫見大巫」。他還希望並相信新總理會在社交媒體上建立自己的粉絲群。
李顯龍對學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一股子「活到老學到老」的勁頭。
他說要去上課,學習AI和攝影。
說起AI,李顯龍表示已經積累了一些基本知識,但是還不了解先進的AI如何基於運作原理產生超乎想像的能力。
他還表示,卸任後將有更多機會讀書、思考,吸收新知識。
身為外祖父,李顯龍還希望卸任後有更多時間陪陪孫女。
他還提到,自己與孫女交談時全用華語,他本人也是傳統的華文媒體讀者。
李顯龍說,在新加坡社會,雖然實施英語、華語的雙語教育,但是華語依然很重要,不必對華語的掌控能力和地位感到悲觀。
本文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