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成為國家的總舵手是領導力的終極考驗,新加坡候任總理黃循財透露,本身最欣賞的歷史人物是美國前總統艾森豪,這或者也體現這名新總理將展現的領導風格。
他透露,曾在艾森豪的自傳讀到一句話:「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並且說服人們做對的事」,這句話成了主導他領導方式的至理名言。
「這聽起來很簡單,但其實充滿了智慧。首先,知道該怎麼做,並不意味著領導人必須有所有的答案,也可以聽從他人的意見。但最終領導人必須能清楚表達應該如何前進,因為如果領導人無法清楚表達出前進的方向,那麼就無需領導人的存在。」
「領導人決定前進的方向後,必須好好溝通和激勵人心,說服大家同意他的觀點,讓每個人達成共識,一起行動。這同樣重要,否則領導人只會獨自往前沖。」
黃循財日前接受媒體聯訪時,作出上述表示。
他在訪談中,以開放和協商式來形容自己的領導風格,強調他會仔細聆聽各方意見和看法。
他說,自己不斷反思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中體現這些領導力,這看來是他帶領第四代領導班子啟動新加坡攜手前進運動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們希望藉此傾聽各方意見和看法。
成為國家的總舵手是領導力的終極考驗,要他進一步形容時,黃循財回答得鏗鏘有力:「我無須今天就寫下我的成就。在我的時代和任期結束時,我會讓人們書寫我留下了什麼,以及我是怎樣的一位總理。」
對於複雜多變、保護主義和民族主義抬頭的外在環境,黃循財表示,本身看好強化東協這個區域多邊組織的融合與團結可帶來的契機。
他指出,亞洲仍會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心,許多跨國企業都會要在亞洲有據點,也會把投資分散到不同國家。這樣一來,東協更具吸引力,而作為其中一員的新加坡具有國際聲望,企業可從新加坡服務整個廣泛的亞洲區域。
他強調,新加坡不能陷入地緣政治漩渦,須堅持以國家利益出發,維持一貫且有原則的處事方法。
「這意味著我們時不時會說或做令一些國家不太開心的事……這不是攸關在兩個國家之間取得平衡,不是一天採取有悖某個國家的立場,隔天又向其他國家 說不同的話或做不同的事,以求取所謂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