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首個中國十一黃金周 新加坡景點商鋪迎客潮
作者:勞瑋笙

來自中國的旅遊團在導遊的帶領下,參觀魚尾獅公園時合照。受訪旅遊業者說,團客人數未回升。(卓祾禕攝)
今年是中國全面解除防疫措施後首個十一黃金周,到訪新加坡的中國自由行旅客增多,不僅帶動新加坡景點觀光,還刺激了買氣。不過,強勁的新元推高旅費,以致團客人數尚未回升。
團客數量比疫前少八成
歐美假期旅行社入境部經理秦美芬說,與疫情前相比,今年十一黃金周的團客數量減少了80%,團隊多數少於20人。主要原因包括中國民眾受負面新聞影響,害怕在泰國或緬甸轉機到新加坡時,遭緬甸詐騙園區拐騙。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新加坡貨幣兌換率和酒店價格上漲,導致旅遊團費用提高。
曾兄弟旅行社市場通訊執行員陳詩恩說,由於中國今年開始重新開放邊境,今年的整體需求明顯高於去年。然而,曾兄弟旅行社的中國入境旅遊客戶,主要專注於中國學校或組織的遊學團,相比暑假期間,今年中國國慶黃金周期間的遊學團數量較少。
美秀旅遊有限公司創辦人許美秀也說,今年中國十一黃金周期間接待的中國團客數量非常少,只有一些散客,主要是因為中國飛往新加坡的機票價格太高,導致原本計劃前來的遊客改變主意。
另據網上旅遊公司Expedia提供的數據,中國國慶黃金周期間(10月1日至10月7日),從北京、上海和廣州飛往新加坡的航班搜索量比普通時期(9月17日至9月23日)分別增加了40%、10%和35%。
樟宜機場集團9月17日發布的新中客運數據顯示,今年8月,往返新中的客運量恢復到冠病疫情前的76%。疫情前,共有16家航空公司提供往返中國37個城市的航班。如今,與新加坡恢復通航的中國城市只有25個,提供航班服務的航空公司則有12家。
濱海灣商家:黃金周客流量顯著增加 中國客居多
《聯合早報》記者星期天(10月1日)走訪濱海灣金沙購物中心和濱海灣花園,追蹤十一黃金周期間到訪新加坡的中國旅客。濱海灣金沙購物中心的商家反映,黃金周期間的客流量顯著增加,進而帶動銷售額提升。
濱海灣金沙購物中心TWG Tea工作人員丹尼爾(28歲)說,店裡的顧客大多來自中國、日本和韓國,其中以中國遊客為主,占比達六成。他留意到,中國遊客自中秋節開始增多。
這兩天到訪購物中心內佳寧藥房(Guardian)的中國旅客則增加三至四成,銷售額比平時增加了三至四成。
濱海灣金沙購物中心的食閣員工張海平(40歲)觀察到,中國遊客數量在這兩天大概增加了一倍,尤其受歡迎的是新加坡華人餐。
中國旅客:新加坡適合親子游 但物價高
來自廣東深圳的宮曉晨(35歲)一家四口到濱海灣金沙藝術科學博物館遊玩。他受訪時說,來新加坡的機票和簽證都比較容易辦理,這裡治安良好,適合帶小孩出遊。
中國遊客李慧(39歲)在疫情之後第一次出國旅遊,她與丈夫和孩子一起到濱海灣花園打卡時接受訪問說,新加坡很小,交通方便,適合親子游,但她認為物價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