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全球商業舞台上,政府如何助企業發展,成為了各國關注的焦點。新加坡政府近期出台的一項政策,激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這項政策以政企之間類似「約法三章」的形式,限時政府機構今後在30天內必須解決企業監管方面的相關申請,助推企業提高發展速度和運營效率。
新加坡政府去年成立了親商條例檢討跨部門委員會,由新加坡副總理兼貿工部長顏金勇領導,這個委員會與14個行業的140多位商界領袖保持持續接觸,從而讓新加坡政府能夠更加真實的傾聽到他們的聲音和訴求。顏金勇說:「根據商界領袖反映,審批時限、執照更新頻率和流程重複,是須要改進的關鍵領域。」於是,在處理業界的具體反饋意見的同時,新加坡政府決定製定三項承諾聲明,作為整個政府的工作指引。
限時30天 必須給企業答覆
因此,所謂的「約法三章」,其實就是新加坡政府為了提高監管靈活度、減輕企業合規負擔而制定的三項承諾聲明。這三項聲明,每一項都切中了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痛點。
首先,在監管申請審批方面,政府要求所有相關機構在可行的情況下,必須在30個工作日內完成企業監管申請的審批。這一要求將倒逼政府機構提高辦事效率,讓企業不再為漫長的審批流程而發愁。想像一下,如果企業在提交申請後,不用再焦急地等待數月甚至數年,而是在短短30天內就能得到明確的答覆,這勢必將大大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讓企業能夠更加迅速地抓住市場機遇。

目前,已有10個政府機構提供的71項監管申請的服務標準為30個工作日,這無疑是一個良好的開端。而且,處理時間從各機構收到申請人提供完整和準確的文件算起,這也避免了因為文件不完整等原因而導致的時間浪費。
延長執照 新企業有「保護期」
其次,商業執照有效期的延長也是此次政策的一大亮點。政府要求所有機構提供的商業執照有效期延長到至少三年,並儘可能延長至五年。這就為企業提供了更穩定的經營環境,讓企業能夠更加安心地進行長期規劃和發展。對於企業來說,頻繁地更新執照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還增加了運營成本。

而現在,有了更長的執照有效期,企業可以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業務拓展和創新中去。當然,如果因為公共衛生、安全原因或執照持有人紀錄不良等特殊情況,相關機構會解釋原因,但總體來說,這一政策還是為大多數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此外,政府機構還可以繼續向新的企業發放臨時執照,然後在執照更新時提供較長的期限,這也為新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緩衝期。
簡化流程 為企業增速提效
最後,簡化監管流程也是「約法三章」的重要內容。政府將允許審批同時進行,而不是依序進行,並減少不同機構向申請人要求提供相同的信息。這就好比打通了企業與政府之間的「任督二脈」,讓信息流通更加順暢,審批流程更加高效。
在以往的監管流程中,企業往往需要在不同的機構之間來回奔波,重複提交大量的信息,這不僅增加了企業的負擔,也降低了政府的辦事效率。而現在,通過簡化監管流程,企業可以更加便捷地完成各項審批手續,政府也可以更好地整合資源,提高服務質量。
那麼,你認為這一政策會對新加坡的企業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