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高緯環球最新的包容性城市晴雨表報告顯示,新加坡不僅在城市規劃、安全和文化多元方面表現出色,其空間包容性更是值得稱讚。在35個亞太城市中,新加坡的經濟包容性表現尤為突出,本地就業率高,科技和研發領域投資龐大,作為金融樞紐,新加坡對全球人才都有著極大吸引力。

圖源:FACEBOOK
報告還指出,新加坡提供了宜居的環境,擁有完善的交通系統、創新的城市設計、低犯罪率以及金融服務普及等特點。對於弱勢就業群體,如零工,新加坡也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公共運輸的可靠性和可負擔性對連接貧困社區與高質量工作至關重要,這有助於促進就業和社會流動性,空間包容性是衡量城市包容性的重要指標之一,而新加坡在這方面的表現堪稱典範。
向四大指標凸顯新加坡城市包容性

與其他城市相比,新加坡的人均經濟活力高、犯罪和暴力水平低、國民能使用高質量的公共運輸系統等優勢被報告所認可。同時,報告也提出了需要改進的方面,包括緩和租金漲幅、改善社會包容性措施以及進一步減輕居民對高生活成本的擔憂。
包容性晴雨表通過環境包容、社會包容、空間包容和經濟包容四大類別的110個指標來評估城市的包容性。亞太區城市根據不同的發展階段被分為成熟城市中心、社會驅動城市、快速崛起城市和新興城市組別。
澳大利亞的布里斯班、墨爾本、珀斯和雪梨等城市被歸類為成熟城市中心,這些城市長期致力於社會包容性,優先考慮所有國民的需求,並在經濟增長的同時注重財富的公平分配。墨爾本在整體包容性表現上最佳,而雪梨在社會包容性方面最強。
新加坡與紐西蘭的奧克蘭和威靈頓、日本的福岡、名古屋、大阪、東京以及韓國首爾一同被歸為社會驅動城市類別。這類城市雖然在減少財富和生活方式不平等方面不及成熟城市,但在許多方面都展現出高度的社會包容性。東京在經濟包容性方面領先,而威靈頓則在環境包容性方面表現出色。
新加坡位居2025年最佳留學城市第15名
根據最新發布的「2025年最佳留學城市排行榜」顯示,新加坡在全球150個城市中排名第15,並在學生視角指標上領先亞洲,全球排第14名。東京和大阪分別位列第22和第24名。在六項評估指標中,新加坡在吸引力方面表現突出,全球排名第11,但生活成本較高,可負擔性方面排名第125。

圖源:QS
倫敦連續六年位居榜首,慕尼黑和墨爾本排名有所變化。QS公司於6月18日發布了這一排行榜,基於150個城市的學生反饋、大學質量、可負擔性、宜居性、就業和多樣性等指標進行比較。這次排行榜為36個亞洲城市排名,中國大陸上榜城市數量最多,多達八個。QS高級副總裁索特表示,亞洲城市的表現卓越,多數的排名有所上升,這讓人振奮。
新加坡社會歷來以多元文化和種族和諧為特點,政府推行平等政策,確保各族群權益,以經濟發展為目標,注重創新與可持續發展,民眾生活質量也在不斷提升,未來也更加期待新加坡政府在社會問題治理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