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骨關節炎,一般人會聯想到年長者才會面對這方面的問題。不過中央醫院的數據顯示,60歲以下的患者約兩成,主要因關節提前老化或劇烈運動所致。醫院也表示,不少年輕病患願意進行如膝關節置換手術來舒緩疼痛。
35歲的李文玉被關節疼痛困擾許久,近年來疼痛加劇。她在兩年前懷孕的後期,根本無法下床,必須由先生協助才能行動。她的雙腳去年進行全膝關節置換術,現在的情況大大改善。
她說:「之前的困難是我做工坐著,當我站起來的時候,完全就是我要扶住,慢慢的站起來,像個老人一樣,我現在可以很順暢的就站起來了。」
中央醫院數據顯示,進行關節置換手術的人,每年平均增長10%。約兩成涉及60歲以下,相比五年前的15%來得多。單是去年就有381個年齡介於30到60歲的患者。最普遍的症狀包括關節局部疼痛,甚至走路受到影響,需要藉助拐杖和輪椅等。醫生表示不是所有骨關節炎患者需要進行恢復期較長的全膝關節置換手術。它必須取決於病人的膝關節受損程度、日常活動等。
醫生表示如果病人的膝蓋關節痛不只局限於一個地方,再加上X光顯示受損面會擴展到整個關節面的話,只能做全膝置換手術。不過如果症狀只局限於關節的一個方面,受損面只是一部分,這種病人的話就能考慮進行部分膝關節置換手術。醫生也表示一般會先建議大部分病人保守治療方法,如先通過不開刀來治療關節疼痛,比如改變生活習慣,做物理治療增加膝關節肌肉的力量,減少關節面的受損程度,以及吃藥調節等。醫生說本地病人一般較多是提前老化症狀,其他較少見病例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
新加坡中央醫院矯形外科顧問醫生劉璇醫生表示:「這部分(60歲以下)病人的話,我們會首先考慮非全膝關節置換手術,比如說是半膝置換手術,或者是我們叫截骨術,這樣的手術的話對年輕人來說的話,它的好處就是可以最大的程度上保留他自己本身的關節結構,他們的膝關節感覺起來更加自然。」
全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植入物,超過90%可使用2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