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野生動物保育集團為減少碳排量做了很多貢獻
新加坡野生動物保育集團去年起,
調整了肉食動物的飲食,以袋鼠肉取代部分牛肉。
他舉例說明,野生動物保育集團去年嘗試估計野生動物營養中心的碳足跡,
並發現這個為新加坡動物園、河川生態園和夜間動物園動物提供膳食的中心
在肉類供應方面的碳足跡最高。
有鑒於此,WRS決定製定短期可實現的目標,
逐步降低這方面的碳排放量。

(圖片來源網絡)
這包括,減少像是牛肉等反芻動物肉的供應,
因為要生產這種肉類須消耗較多環境資源。
取而代之的是碳排放量只有牛肉六分之一的袋鼠肉。
袋鼠肉來自澳大利亞,是通過合法宰殺野生袋鼠以控制群體數量所取得。
未來也計劃採用鴕鳥肉等。
野生動物保育集團每月會使用約10公噸的肉來喂食,其中,牛肉就占超過四成。
不過,牛肉所占比率目前已降至27%,袋鼠肉的比率則增至57%左右。
如此一來,可有效地把營養中心肉供應的碳足跡減少約20%。

(圖片來源網絡)
另外,WRS自2017年已陸續將園內柴油驅動的導覽車更換成電力驅動款式。
對比傳統導覽車,每輛電動導覽車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為2公噸,減少的碳足跡達約60%。
此外,WRS也在探索如何改善廢物管理,例如把園藝廢物弄碎,
鋪在動物展區作為動物活動的基板;
展開試驗計劃,將阿明餐廳的廚餘化作肥料,
甚至在未來把計劃擴展至動物糞便等。
其他可持續措施包括在園內安裝飲水機,

(圖片來源網絡)
減少因售賣瓶裝水所製造的塑料廢物、停止提供吸管,
以及售賣可再利用的非塑料購物袋等。
要在訪客需求和落實可持續方案之間取得平衡是個挑戰,
而推行的措施也可能影響收入,比如在園內提供飲水機,就會減少飲料收益等。
但是園方表示,為了整個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承擔一定的經濟損失也算是為創造更好的社會環境盡一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