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4日訊)被指用「無聊」和「愚蠢」形容農曆新年,數落華人說話嗓子大,新加坡一間連鎖補習中心使用的教課題材,被指曲解傳統華人農曆新年的含義。
農曆新年期間,家家戶戶忙著慶新年,41歲的王笑嵐(IT顧問)為了確保8歲的女兒跟得上學習進度,趁女兒上周六上完補習課後,檢查女兒帶回家的英文作業。

補習中心作業關於新年的故事中,出現「愚蠢」和「無聊」等字眼。(《聯合晚報》受訪者提供)
檢查之下,她對英文作業的一部分內容很有意見。
據她說,在10頁的作業中,有5頁是理解問答題,學生要讀完幾段有關華人慶祝新年的段落後,回答相關的問題。
段落講述一個名為「芳芳」(Fang Fang)的小女孩,邀請朋友「麗莎」(Lisa)到她家一起慶祝農曆新年。
芳芳聽媽媽這麼一說,馬上回說「不可能,麗莎會覺得新年慶祝活動很『愚蠢』(silly)」。
芳芳過後還是請麗莎上門,但一抵達後,圍坐餐桌的親友都提高聲量用華語交談,她見狀後說,「麗莎一定會感到無聊(bored)。」
上述幾個段落,儘管是整片故事中的一部分,王笑嵐看了還是覺得,這樣的題材有曲解農曆新年的意味,有醜化春節之嫌,會給孩子們帶來錯誤的印象,以為農曆新年真的很無趣。
「新年的題材有很多,例如一家大團圓,舞龍舞獅放煙花等習俗,應該選一些正面的題材給孩子們。」
女兒在補習中心上課半年,母親第一次檢查她的作業。
王笑嵐說,去年6月學校假期,為了讓女兒的假期過得更為充實及加強她的學習能力,於是替她報名參加補習中心的英文和數學課。
她說,女兒每周兩次,每周三和周六到補習中心上英文和數學課,已經上課半年。
她指出,女兒通常自己能完成作業,所以她也沒去檢查女兒的作業。
這回,她是為了了解女兒的學習進度,第一次查看她的作業,才發現她認為「不妥」的內容,並表示會向補習中心反映。
《聯合晚報》向補習中心查詢,對方稱,這是對一個完全虛構故事部分環節的誤解,所以中心不會對此置評。
故事源自澳洲兒童書籍,目的是通過另一種角度教導孩子如何欣賞和了解不同文化。
根據王笑嵐提供的補習教材,取自澳洲作家薩莉·里平(Sally Rippin)於1996年出版的書籍《芳芳的農曆新年》(FANG FANG』S CHINESE NEW YEAR)。
這本故事書講述自小在澳洲長大的中國籍小女孩芳芳,邀請朋友麗莎參加家中新年活動的經歷。
芳芳原本感到尷尬,但看到麗莎逐漸融入家人的華人新年慶祝活動中,她對農曆新年的看法也所改變,學會與家人、朋友同樂。
故事通過芳芳心態的轉變,以及麗莎對新年慶祝活動的接納,來灌輸來自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人彼此包容、互相了解的重要性。
Post in:中國報 Johor China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