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神奇特色建築——店屋

2019年03月03日   •   1萬次閱讀

關於新加坡,你要了解的,必須包括見證了一輩輩華人南洋奮鬥史的神奇特色建築——店屋。

這些二三層的小樓,在街道兩側整齊排列。它們被塗成多種顏色,在熱帶的陽光的照耀下,格外吸引眼球。小小的店屋留存著小城兩百年的歷史血脈。

店屋正面

1. 窈窕淑女

店屋通常從街道的一頭開始,一家家排列到街道的另一頭。店屋的正面看起來相當狹小,只有四五米寬。木樑架在兩側的承重牆上,支撐起各個樓層。房頂搭上瓦,就成了一座的小樓。然而,店屋內部別有洞天。一家店屋的深度至少是寬度的三四倍,直通後巷。屋內分割為樓梯、房間、走廊、廚房、廁所,中部還會留下天井。天井中養幾盆花草,配一張茶几,很有「大隱隱於市」的意味。

店屋結構

店屋過度瘦長的比例引起人們的好奇。一種常見的解釋是,店屋主人把中國南方民居的風格帶到新加坡。江南的水道旁,嶺南的街道邊,都有類似的瘦窄身型的民居和店鋪。華人下南洋,就把家鄉的建築風格帶到了新加坡。另一方面,中國建築慣用木樑來支持房頂,傳統的店屋也不例外。當地木材的承受力限制了店屋的寬度。總之,上面的解釋把源頭指向了華人的故鄉——中國。

荷蘭房舍

但「中國源頭說」不是沒有競爭對手。在遙遠的阿姆斯特丹,同樣有瘦長的民居。這些房舍相當狹窄,以至於居民不得不把家具吊起來,從窗戶運到樓上。阿姆斯特丹的瘦民居起於16世紀。由於貿易繁榮,人們湧入城鎮。管理者為了方便,按照房子正面的寬度來收稅。精於計算的荷蘭人把房子越建越窄,再在深度上做文章,有了瘦長型的房舍。但阿姆斯特丹與新加坡相隔數千公里,又是如何聯繫起來的呢?事實上,英國人開發新加坡時,荷蘭人才是馬六甲海峽的真正主人。他們的建築風格,自然能影響到新加坡。

新加坡規劃

新加坡位於東西方交匯的要衝,所以店屋很可能同時受到兩個起源的影響。無論店屋從哪裡起源,這種建築風格很快在新加坡的流行,一直到1950年代都是新加坡主流的建築形式。店屋的風行有深層次的原因。英國人最初規劃新加坡時,按照管理殖民地經驗,把不同種族劃分為不同片區。中部的大片土地留給了歐洲人,而邊緣地區分別劃出中國人、印度人和馬來人的小片居住區。然而,華人社區人口迅速膨脹到數萬,而歐洲人卻不到百人。在狹小而擁擠的華人社區中,「臨街」成了珍貴的商業資源。正面狹小的店屋成為人們共享「臨街」權利的最可行方式。

2. 混血美人

如果奠基新加坡的萊佛士爵士能多劃出土地給華人,或許就不會有店屋的橫行。但這也不能怪萊佛士。在他開發新加坡時,這裡只是一座滿是熱帶雨林的小島。一條小河從島嶼的中部發源,向南注入馬六甲海峽。只有在南部沿海一帶,茂密的雨林才逐漸變成灘塗。 萊佛士最初擔心的並非人口擁擠,而是如何吸引人來這座荒島。

萊佛士

萊佛士是英屬東印度公司的雇員,擔任蘇門答臘島的總督。這位出身貧寒家庭的英國人有著獨特的思考方式。十九世紀初的荷蘭依然是馬六甲海峽的霸主,在當地擁有一支龐大的艦隊。英屬東印度公司小心的避免任何和荷蘭人的衝突。萊佛士對此嗤之以鼻,自行決定在新加坡建立自由貿易港。正當萊佛士的同僚為他擔心時,倫敦卻傳來好消息:英國政府支持萊佛士的行動,並用蘇門答臘島上的殖民地與荷蘭人交換新加坡。此時的英國剛剛戰勝拿破崙,算是荷蘭的恩人。荷蘭人雖不情願,也只能把一個天然良港拱手相讓。

馬六甲海峽

早期的新加坡缺乏資源。萊佛士自己也只能住在木房子裡。但自由貿易的政策吸引了周邊的民眾。畢竟,免稅是個誰都能聽得懂的大好事。這裡很快成為馬來人、印尼人、印度人、華人的聚集地。就連一些成熟的殖民地,如喬治城和馬六甲,也掀起了前往新加坡的移民潮。移民人口按照萊佛士的規劃,定居在新加坡河附近的各個社區。隨著新加坡殖民地的穩定和繁榮,商人開始從各地運來大量建材。移民也從臨時的茅草屋住進了簡單的兩層店屋。這個小島殖民地,總算是艱難的存貨了下來。

五腳基

萊佛士精力充沛的為新加坡制定藍圖。他規定店屋的建築標準,如樓層高度、地基材料、牌匾位置等等。按照規定,店屋的臨街面要留出五英尺(5 feet)的公共空間,也就是著名的「五腳基」。為了預留五腳基,店屋的一樓後縮,只留下兩根柱子來支撐上層的樓房。各家店屋的五腳基相連,成為連續的走廊,從街道的一端直通到另一端。在炎熱多雨的熱帶,走廊可以為行人遮陽擋雨,成為不受天氣影響的商業通道。五腳基成功的解決了當地的氣候問題,因此被大量效仿。就連沒有強制規定的喬治城和馬六甲也開始廣泛使用五腳基。而從南洋返鄉的華人,也在華南地區建起類似的騎樓。

天井

店屋的外部被殖民地政府管頭管腳,可店屋內部是主人的王國。店屋隨窄,但都保留由中國建築中常見的天井結構。有的店屋按照中國傳統,採用完全開放的天井,從三樓直通一樓,成了一個小型庭院。有的店屋在天井上支起小亭蓋,以避免水澇和過強的日照。在狹長且兩側封閉的店屋中,天井改善了採光和通風。而在炎熱午後,店屋的高牆和天井又創造出幽深清涼的環境,讓店屋成為熱帶小城的樂居地。

裝飾

由於超強的實用性,島上居民都開始採納店屋。土生華人、移民華人、馬來人、印度人會根據自己的口味,裝飾出形式各異的店屋。華人在店屋的正面掛起牌匾和燈籠,在牆上刻上松、竹、梅、龍和麒麟。伊斯蘭教徒在房頂繪出星月和植物標誌,在房檐留下連續的木飾。馬來風味的木雕、希臘羅馬式的柱頭和拱圈、殖民風格的盾牌和勳章,爬滿了店屋的正立面。百葉窗、推拉窗、滑窗、玻璃窗競相登場。不同風格的元素甚至會混搭在一起,共同裝飾同一間店屋,留下別樣的混血魅力。

3. 墾殖堡壘

「店屋」的名字來自於「下店上屋」的功能。臨街的一樓成為商業店面,銷售商品、開辦餐飲、設立錢莊。主人還會在一樓設置廚房和客廳。二樓以及更往上的閣樓往往是居室。由於新加坡處於人多房少的緊張狀態,主人往往會把樓上的空間分割,分給不同的租戶。富裕人家會家傳數套店屋,全憑收租來維持生計。就連門口區區的五腳基,主人也會出租給各色小攤販。

下南洋的華人

店屋中容納的,是大批下南洋的華人。十九世紀後半葉到二十世紀初,中國的封建王朝崩潰,民國在動亂中風雨飄搖。從鴉片戰爭到太平天國,從義和拳到辛亥革命,中國經歷了長達百年的動盪不安。閩粵沿海的居民為了躲避戰亂,紛紛下南洋。這些避禍的華人為剛剛開埠的新加坡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資源。英國人的管理和海軍保護讓新加坡成為一個可以安心賺錢的地方。華人移民們希望在這裡賺取一份家業,等到祖國安定時再回歸家鄉。

駁船碼頭

新移民的華人往往會租住在店屋。白天,華工們做著碼頭的苦力和人力車的腳夫。晚上,他們與擠在同一屋子裡的同鄉閒聊。人們交換著家鄉的時事,也漸漸熟悉了這個光怪陸離的小城。一些頭腦精明的華人會看準時機,利用新加坡的貿易條件,創建自己的事業。有的人靠倒賣燕窩發了家,有的人靠從中國販來土產致富,有的人憑手藝賺了錢。無論是何種途徑,華人致富的第一個動作都是買地建屋,興修起自己的堡壘。而沒有混出頭的華人,買不起一張回程的船票,只能做著無盡的苦工,最終老死在五腳基下。

牛車水街頭

那些擁有了店屋的華人,就有了繼續發展的根基。在陌生的環境中,華人只能抱團取暖。而店屋中的家庭,就是抱團的最小單元。第一代移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也說不上幾句英文,難以參與政府事物。即使經濟上富足,這些華人也只能從事商業。另一方面,移民們來自天南地北,不同地域之間也隔閡不淺,言談間都帶著幾分謹慎。有了自己的店屋,華商們更喜歡躲在自家店屋裡賺錢,一心營造自己的小家庭。看似開放的店屋,卻隔著看不見的高牆。

死人街

店屋憑藉一招鮮,包辦了從生產到生活的全部活動。主人在一樓的櫃檯上賣貨,妻子躲在廚房置辦晚飯。小孩子在樓上踢踢踏踏,隔著窗看街道上熙熙攘攘的行人。重病的老人送往「死人街」停放死人的店屋,等待過世。在早期魚龍混雜的華人社會中,店屋成為賣淫和鴉片館的場所。江湖幫會的混混們,也借著天井的光,在店屋中插香爐開堂口。歐洲人因此覺得店屋區犯罪頻發,衛生堪憂,紛紛避而遠之。而華人則樂得歐洲人走遠遠,不要打擾了自己的生意。

陳嘉庚

即使憑藉店屋在海外安身立命,華人依然抱著一顆葉落歸根的心。他們密切注意著祖國的動態,準備在時局穩定時回鄉。華商還提供了大筆資金,支持同盟會和其它革命黨。抗日戰爭爆發時,五腳基下的華工都慷慨解囊,捐助蔣介石抗日。然而,中國持續動盪。這些盼著回鄉的華人,大多終老於店屋中。

4. 風格變遷

隨著時間,一代又一代的華人遷往新加坡。華人逐漸成為城市人口的主體,占據高達75%的人口比例。店屋的風格,也隨著時間起了變化。

早期

最初的店屋都是簡單的兩層小樓,裝飾和用料都相當簡單。早期的新加坡只是東印度公司印度總部的一個小分支,非常不起眼。印度總督只把新加坡當做「中國茶——鴉片」貿易的中轉站,對新加坡的未來完全沒有信心。萊佛士登陸新加坡三個月後,才等到航船從喬治城運來數千塊磚。在這種條件下,早期來新加坡投機的華人並不願意在店屋上過多投入,造出來的店屋自然相當簡陋。

1/2
下一頁
孫燕姿生圖現腋下贅肉 網驚呼:嚇到了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白敬亭閃現新加坡!在魚尾獅拍遊客照打卡,還去了濱海灣花園
2025年04月30日   •   9747次閱讀
新劇姐弟戀首大尺度演出 容啟航勤健身
2025年04月29日   •   6669次閱讀
新加坡人周末出國游,又多了一個新去處!巨型水上樂園來了~
2025年04月30日   •   6498次閱讀
【周末去哪兒】馬里奧賽車!兒童娘惹工作坊!免費牛肉自助!麥當勞$1咖啡!
2025年05月02日   •   3762次閱讀
五一必看!$21起,新加坡版「開心麻花」新劇重磅上映,倒計時五天!
2025年04月27日   •   3249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進到了「真的」侏羅紀公園
2025年05月02日   •   2907次閱讀
新中合作 馬國拍攝 大陸老戲骨主演《獅城山海》
2025年05月01日   •   2223次閱讀
聖淘沙名勝世界打造新商場WEAVE!法國傳奇馬卡龍、四季民福、首爾烘焙店...國際大牌名店插旗開獅城首店!💯
2025年04月30日   •   2223次閱讀
初游新加坡不迷茫!新加坡七大樂園玩轉動物與生態,攻略全奉上
2025年05月02日   •   2052次閱讀
獅城電影時隔17年 再次入圍康城主競賽獎
2025年04月28日   •   1710次閱讀
新加坡夜釣新地標!$22不限量狂釣巨無霸活蝦
2025年05月02日   •   1539次閱讀
狂歡5月倒計時!新加坡文化遺產節100+場活動邀你赴約
2025年04月29日   •   1539次閱讀
在新加坡苦等1年的日本動畫原稿展又來了!宮崎駿、海賊王、櫻桃小丸子…
2025年05月02日   •   1539次閱讀
出演《獅城山海》 吳岱融變痴情種
2025年05月02日   •   1368次閱讀
南洋熱血傳奇劇《獅城山海》定檔0430!巍子楊旭文雙雄聯袂衛山海
2025年04月28日   •   1197次閱讀
新加坡最燃雷射槍戰指南!真人CS發燒友 & 遛娃黨必收藏
2025年05月01日   •   1197次閱讀
新加坡雷射槍戰場地合集,體驗激情的熱血戰場
2025年05月03日   •   1026次閱讀
新加坡文化遺產節5月1日啟幕 美食演藝齊放展現本地多元魅力
2025年04月29日   •   1026次閱讀
燃爆獅城!J Hope新加坡首秀火力全開,用舞台詮釋「全能王」魅力
2025年04月29日   •   1026次閱讀
震撼開場!超6萬朵鬱金香在新加坡濱海灣開放!附攻略詳情
2025年05月01日   •   855次閱讀
在國家美術館玩密室逃脫 「偵破」 謎案?新加坡又出藝術新玩法了
2025年04月27日   •   684次閱讀
【下周活動】母親節免費音樂會,麥當勞$1咖啡,任天堂快閃店,國家美術館密室逃脫,文化遺產節等你來
2025年05月03日   •   513次閱讀
香港金像獎得獎電影巡禮 新加坡影院原音放映三部片
2025年05月03日   •   513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