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冠病大流行的持續,本地主要依靠旅客到訪的區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牛車水和小印度在本地阻斷措施解封后,沒有遊客的到來,很多商鋪無法維持生計。據報道,至少有60間店鋪和檔口相繼選擇結業。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有丁丁




圖片:牛車水(攝於上周)
雖然旅遊局和商會們紛紛推廣本地旅遊,鼓勵新加坡人到訪,但是在沒有旅客流量的情況下,很多的業者還是入不敷出。其中,牛車水寶塔街首當其衝,已經有至少15個商鋪和檔口在解封后接連倒閉,這條街的租金在該區域內占據高位,一個月要2萬5000新元。碩莪街的多數攤販也反映撐不下去,28個檔口中只剩下5個仍舊還在營業。

圖片:小印度的店家將在月底結束營業
小印度店主及傳統協會受詢時說,宣告關閉的商鋪目前有30家。這裡的零售店不但靠旅客,也靠客工來支撐,過去客工消費占周末生意總額的九成。因為疫情,客工在休息日外出也受到一定限制,影響了商家的生意,協會也鼓勵商家改變營銷策略。

圖片:小印度
另一個因為遊客而受到重大影響的,則是新加坡國際知名的購物天堂烏節路商圈。在這裡曾經是新加坡吸引遊客購物消費的主要地區。而今,因為疫情,烏節路上的旅客幾乎絕跡,商家反映銷售額下降了至少90%以上。

圖源:Journ
6月19日阻斷措施解封第二階段以來,本地零售業大多已恢復營業。烏節路商聯會往年一般在9月會公布聖誕節慶活動,疫情當前,商家策劃年底的促銷活動,也需要面對疫情下的種種不確定性。

據聯合早報新聞,經營烏節路313@Somerset購物中心的聯實信託透露,人流量已經恢復至去年同期的40%左右,整個6月的租戶銷售額則比5月份增加4.5倍。總裁周頌業預期這個正面勢頭將持續,除非政府實施新的限制措施。他們也於7月底在Lazada電商平台推出旗艦網店,網羅旗下租戶,配合國慶日促銷。

圖片:313購物中心
遠東機構Far East Organization零售業務助理主管洪琬芬透露,旗下烏節路中央城Orchard Central 7月份人流量已恢復至阻斷措施前3月份的85%,租戶的銷售也好轉。受訪商場都觀察到消費者在疫情期間加速上網消費,因此他們也加速跟進。

圖片:烏節路中央城
經營烏節路獅城大廈Plaza Singapura及愛雍·烏節ION Orchard的凱德集團,6月份推出數碼平台eCapitaMall及Capita3Eats,目前已獲400商家加盟,預計今年內可達500家。結合網上和實體店的全渠道零售,儼然成為後疫情時代商場的主力戰略。

圖片:愛雍·烏節
然而,雖然本地消費可以迅速轉化到網絡電商平台,海外旅客消費的缺失,卻是商家營業額的巨大缺口。SRE環球房地產諮詢公司研究與諮詢部主管陳瑞謹指出,對烏節路來說,更大的挑戰是海外訪客絕跡。「烏節路靠的不是周邊居民,而是遊客,因此商家尤其迫切須要吸引遊客以外的本地消費者。」

圖片:義安城門口
新加坡去年全年訪客人次高達1910萬,旅遊收益為277億元。自疫情爆發以來,入境本地的人次從2月份開始大跌,隨著各地封城鎖國,入境旅客幾近歸零。

新加坡旅遊局、聖淘沙發展局和新加坡企業發展局在7月宣布攜手撥款4500萬元,在接下來的九個月內與旅遊業者合作,推出「重新探索新加坡」SingapoRediscovers計劃,鼓勵新加坡人在國內遊玩。政府也宣布撥出3億2000萬元的旅遊消費券給國人,作為國內的旅遊消費補助。

新加坡也陸續同多個國家商討開放綠色通道,有限度恢復必須的商務旅程,並將開始向一些已控制好疫情的國家或區域開放一般旅行。不過,只要有效的疫苗一天不問世,本地的旅遊業都不大可能取得顯著意義的復甦。

新加坡國立大學房地產與城市研究院副院長李乃佳博士指出,當零售活動恢復,短期內烏節路人流將激增,展開報復性消費。不過,如果冠病病毒不消失,疫苗遲遲不面世,復興烏節路的計劃恐怕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才能看到具體成效。星展集團研究分析師陳偉祥相信,雖然后冠病時代的購物形態徹底改變,更傾向電子商務,但零售商場仍會是整個零售業生態體系的核心。

隨著疫情暴發,我國整體零售租金在第二季出現顯著下跌。疫情對烏節路的衝擊也是全島最沉重的,因為租金較高,消費價格也較高,少了國外旅客,銷售出現顯著萎縮。如果業主沒有相應的調整租金,很多租戶或將被迫結業。

相比之下,聖淘沙的情況要比其他地方好很多。在疫情爆發前,聖淘沙每年吸引1900萬名訪客,當中20%到25%是本地訪客。目前政府呼籲國人避免不必要的出國行程,很多國人都轉向來到聖淘沙度過假期。特別是聖淘沙的三片海灘,吸引了很多本地人的到訪,也間接帶動了島上的零售餐飲業的人潮。

不少訪客表示,島上的防疫措施到位,在這裡休閒、消遣都感到非常安心。根據聖淘沙的最新數據顯示,單是今年7月份的本地訪客人次,同比增長了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