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黃酥脆,香嫩多汁,堪稱人間美味的炸雞是很少有人能夠抗拒的美食。

海外炸雞與雞排店如Mom's Touch Chicken & Burger與艋舺雞排店先後入駐獅城,在本地掀起排隊熱潮,促使本地炸雞市場更添姿彩。韓式、日式、美式、台灣式、本地風味炸雞,雖都是炸雞,卻各有特色,做法各有講究。 一種炸雞,百般變化。聯合早報記者帶你了解各地炸雞特色風味的同時,也分享哪個地區的炸雞攻陷美食記者的胃。 台灣炸雞排獨愛雞胸肉 據說,台灣人平均每周吃一次炸雞排,國民美食地位不在話下。源自台灣的艋舺雞排(Monga)由台灣藝人Nono與「南部雞排大王」劉明道共創。本地首家艋舺雞排開設在裕廊東JEM剛正式開業。 Nono說,台灣傳統炸雞排特色是將雞胸肉透過刀法把它變得又薄又大,再裹上厚厚的外裹粉,油炸後撒上椒鹽粉。但在他看來,這麼做難以嘗到雞肉肉汁與調味的層次。

而艋舺雞排則採用厚切刀工法,以獨家調配的腌制粉腌肉,帶濕的外裹粉把雞汁與調味鎖在雞肉內,以求雞胸鮮嫩多汁和多層次口感。 劉明道無懼市場競爭,認為本地炸雞品牌芸芸,說明油炸雞肉商品廣受歡迎。本地炸雞排選擇較少,他這次將艋舺雞排引入新加坡,相信炸雞排大有市場。
除了選用可耐高溫的油現點現炸雞排,艋舺只選用成長期40至45天的白肉雞,體型太大或太小都不合適。選用雞胸部位是由於該部位在烹煮後水分最少,也最容易透過腌制讓雞肉入味。

台灣艋舺推出「天王雞排」、「辣妹雞排「及「苔客雞排」口味。 本地艋舺雞排推出「天王」雞排(獨家椒鹽)、「辣妹雞排「(Anaheim大天椒粉)及「苔客雞排」(沖繩海苔粉)口味,雞排以天然香料、糖、鹽等調味,並以獨家腌制功法腌制一天,使雞肉充分入味。 美國香辣酪乳炸雞 本地品牌Chix Hot Chicken專售美國田納西洲的納什維爾(Nashville)辣雞,這款炸雞有別於美國其他地方的炸雞,主要以酪乳和香料腌制,結合了三種全球最辣的辣椒:魔鬼椒、魔蠍椒,以及號稱世界最辣的卡羅萊納死神辣椒。 Chix Hot Chicken聯合創辦人Zad受訪時說,新加坡人愛吃炸雞又好吃辣,希望將浸過酪乳(buttermilk)的美國納什維爾辣雞介紹給國人。酪乳炸雞現炸後撒上辣粉,不油膩,口感也更清爽。

辣雞有四種辣度:微辣、中辣、辣及極辣讓食客選擇。他發現新加坡人樂於挑戰辣、極辣或不在菜單上的特辣口味。 餐館售賣的美式辣雞選用鮮櫻花雞炸制,雞隻先以紐西蘭酪乳浸泡24小時,增添順滑多汁口感。廚房秘制的「Magic Dust」集合多種香料,經過一再嘗試,終研製一套配方,達到想呈現的味道。辣雞隻採用天然食材調味,不使用味精。

Chix Hot Chicken的納什維爾辣雞選用新鮮櫻花雞炸制。 Zad指出,花生油最適合用來炸雞,但考慮到一些人對花生過敏而改用純菜油,並以350度高溫油炸雞肉。 香辣是美國南部炸雞的特點。Zad笑說,最佳享用納什維爾辣雞的方式,是與家人和朋友共享,因為辣得想哭時,你需要一個靠著哭的肩膀。 經典南洋風味蝦醬雞 Ah Tan Wings創辦人陳偉揚從小吃著本地飲食店售賣的蝦醬炸雞長大,蝦醬雞成了他的舒心食物。

27歲的他目前在熟食中心開設了三個炸雞檔口,炸雞選用巴西冷凍雞肉的雞翅和去骨腿肉製作。之所以選用這些部位,是因為這些部位經油炸後肉質仍保有軟嫩度。 為使炸雞腌料均勻滲入雞肉和雞骨中,雞肉須腌漬至少兩晚。自製發酵蝦醬也是Ah Tan Wings的一大特色。紫灰色的蝦醬經過發酵有點嗆鼻,卻帶有一股香氣。「我在腌制雞肉時沒使用鹽,所有的鹹味和發酵味都來自蝦醬本身。」

Ah Tan Wings主打具有南洋風味的蝦醬炸雞。 炸雞攤採用菜油炸雞,每個雞翅須下鍋油炸兩次。第一次先以低溫油炸,第二次下鍋炸則裹上面糊高溫油炸。炸兩次的炸雞更香脆,咬下時可嘗到濃郁的蝦醬,就算不搭配辣椒,也能嘗到肉質自帶的香味。 陳偉揚說,炸雞要現炸現吃,出鍋後蘸著咸蝦醬(Cincalok,珍加露)辣椒醬一起吃味道最好。 日式炸雞選用雞腿肉 位於威士馬廣場四樓日本食街(Japan Food Town)的日式炸雞品牌Rang Mang Shokudo,源自日本東京。

負責人高野昌宏說,獅城店專挑雞腿製作炸雞,而且跟日本總店一樣採用巴西肉雞。至於腌制炸雞的材料?高野昌宏說這是秘密,並只能透露說,Rang Mang原味炸雞的腌制食材,有包括日本某種清酒和日本的調味料,而炸雞所用的油來自日本。 據悉,這家日式炸雞店的雞肉要在酪乳中腌制6小時,用小火炸過兩次,以取得獨特的鮮味。

日式炸雞Rang Mang Shokudo的炸雞套餐。 在日本,炸雞不單是主菜,也是下酒菜,在日式餐館和居酒屋都可以看到。日式炸雞通常使用雞腿肉,將雞肉切成一口一塊的大小,放入醬油、味淋、醋、蒜或姜等調味料中醃漬後,再添加清酒或水,裹上蛋汁、麵粉下鍋油炸。 日式炸雞較少有特殊口味可選擇,炸好後不會再撒調味粉或是醬汁,通常搭配高麗菜絲等生菜,達到去油解膩效果。 韓式炸雞講究香脆口感 記者原本要訪問最近進軍獅城的韓國品牌Mom's Touch Chicken & Burger,但品牌以還在穩定運營而婉拒受訪。 本地有不少美味的韓式炸雞。將另一家超人氣韓國品牌炸雞Chir Chir引進獅城的K Food Holdings Pte Ltd的運營總監賴偉康受訪時說,獅城與韓國的Chir Chir餐單大致相同,除了本地有些獨家小吃,比如芝士香辣年糕。

店裡採用本地的新鮮雞,有的炸雞口味用整隻雞,有的用去骨雞塊,讓食客有更多選擇。炸雞的調味料和醬料運自韓國,並用特調組合的油炸雞,其中包括黃豆油,烹煮時間必須非常準確,才能炸出外脆內嫩的炸雞。 Chir Chir的炸雞口味有原味、蒜頭、辣味、咖喱,還有受2016年蜜糖牛油薯片潮流啟發的蜜糖牛油炸雞。目前,它在烏節路313@Somerset、裕廊東JEM購物中心和白沙浮商業城(Bugis Junction)設店。

人氣韓式炸雞Chir Chir的蜜糖牛油炸雞。 韓式炸雞的一大特點是炸雞配啤酒的組合,吃炸雞時就要喝啤酒。通常,韓式炸雞分三大口味:原味、甜辣和蒜頭醬油。要炸出完美的炸雞,關鍵在炸雞裹上醬汁後,依然能夠保持香脆。 美食記者試吃打分(滿分5) 最喜歡哪一家炸雞?為什麼? 靖晶:日式炸雞和韓式炸雞在味蕾上留下最深刻印象。原味的日式炸雞看似簡單平凡,卻有當年肯德基原味炸雞的精彩美味。蜜糖牛油口味的韓式炸雞是眾多炸雞中唯一偏甜的,但仍有足夠的咸香味做平衡,甜中帶鹹的風味獨樹一格。 Ah Tan Wings
外觀:
味道:
肉質: Chix Hot Chicken
外觀:
味道:
肉質: 艋舺雞排
外觀:
味道:
肉質: Chir Chir
外觀:
味道:
肉質: Rang Mang Shokudo
外觀:
味道:
肉質: 愛薇:艋舺雞排比常見的台灣炸雞排來得厚實,分量十足。雖然是雞胸肉,肉質難得軟嫩不柴,而且鮮美多汁,還有淡淡椒鹽味,不會口味過重至吃不完整塊。另一方面,Ah Tan Wings雖然外貌一般,但外皮香脆,雞肉帶有濃郁蝦醬味又不會太過咸,較容易擄獲本地食客的心。 Ah Tan Wings
外觀:
味道:
肉質: Chix Hot Chicken
外觀:
味道:
肉質: 艋舺雞排
外觀:
味道:
肉質: Chir Chir
外觀:
味道:
肉質: Rang Mang Shokudo
外觀:
味道:
肉質: 億敏:試吃的五款中,對蝦醬味的炸雞,印象最深刻。它爽脆可口,想像它搭配辣椒和酸柑,就更美味。炸雞最怕干硬,但這款還有肉汁。美式炸雞比想像中火辣,對比較不嗜辣的我來說,辣味似乎掩蓋了雞肉的味道。艋胛炸雞排肉嫩味道夠,如果外皮更金黃色,外觀就更誘人。韓式炸雞偏甜,也許搭配其他的韓國美食如拌飯或泡菜,整體味道就比較平衡。 Ah Tan Wings
外觀:
味道:
肉質: Chix Hot Chicken
外觀:
味道:
肉質: 艋舺雞排
外觀:
味道:
肉質: Chir Chir
外觀:
味道:
肉質: Rang Mang Shokudo
外觀:
味道:
肉質: 曉虹:印象深刻的是艋舺雞排,椒鹽口味很對味,2公分厚的雞排口感紮實,鮮嫩多汁,完全打破個人對雞胸都很乾、很柴的刻板印象。Chix Hot Chicken的美式辣雞皮薄不油膩。咬下時感受到的是辣咸參半,雞汁隨後沿著指縫流出來,搭配酸黃瓜一起享用滋味不錯。若自認很會吃辣,建議挑戰不同辣度。
Ah Tan Wings
外觀:
味道:
肉質: Chix Hot Chicken
外觀:
味道:
肉質: 艋舺雞排
外觀:
味道:
肉質: Chir Chir
外觀:
味道:
肉質: Rang Mang Shokudo
外觀:
味道:
肉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