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車水「China town」原是新加坡華人移民聚居的地方,是新加坡歷史最悠久的社區,由於早期這裡靠牛車運水,所以就叫做牛車水,這裡就相當於唐人街。
而今,牛車水已經成為了新加坡市中心最繁華也是最熱門的景點之一,在這裡有歷史悠久的寺廟、老字號中藥鋪,與新潮酒吧和生活時尚店鋪交錯而立,新舊交融並存的獨特風味,讓海外遊客和本地人都流連忘返。

牛車水街市包括牛車水區主要的街道,集合了美食、購物、歷史建築、文化遺產於一體,來到這裡可以看到許多當年祖輩下南洋時在這裡留下的痕跡,以及中華文化對於新加坡的影響深厚。
今天,就讓默默答帶著大家,尋遍牛車水地區的必游景點,一次吃遍這一區的米其林美食吧!
新加坡懶人包上線啦!

馬上獲取
橋南路

位於橋南路「South Bridge St.」一帶的騎樓式街屋是新加坡政府刻意保留下來的建築物,與廣府的騎樓非常相似,由當年下南洋的廣府華人建造,並且結合了當地特色。扮演著新加坡史跡城市脊椎的保存街道。
新橋路

林志源肉乾可是來到新加坡的人氣必買美食,尤其是來到了位於新橋路「New Bridge St.」的牛車水總店,這家店在海外是沒有分店的,只有在新加坡才能吃到。
寶塔街

早期的寶塔街「Pagoda Street」有一間著名的「廣合源號」苦力館,當時有很多中國人被賣到南洋當苦力,也叫賣豬仔。早期此街甚至有多達12間豬仔館,故俗稱「廣合源街」。
現在這裡是一條賣各種新加坡零食手信、民俗小物的街,和廟街很相似,是個買旅遊手信的好地方。即便不購物,來感受一下熱鬧的氣氛也很不錯。
牛車水原貌館

牛車水原貌館位於新加坡寶塔街48號,這棟三層樓的老式洋樓經過精心修復變成現在的紀念館。
牛車水原貌館以鮮活的人物故事及表述文字,配合展現當年的實景擺設還原場景,營造沉浸式體會。
詹美回教堂

詹美回教堂「Masjid Jamae」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回教堂之一,甚至比旁邊的馬里安曼興都廟還要早兩年。
過去 200 年來,詹美回教堂一直是新加坡橋南路的一處著名地標,經常出現在早期的插圖、照片和明信片中。
馬里安曼興都廟

雖然牛車水是華人區,但是印度廟馬里安曼興都廟也是牛車水的重要地標之一,是由來自印度南的移民所建,現在已被列入國家級名勝古蹟。
這座興都廟專門供奉著馬里安曼女神,寺廟香火鼎盛,一年祭祀不斷,人們相信她擁有治癒疾病的能力,世世代代的興都教徒和新加坡人都把馬里安曼興都廟宏偉壯觀的廟塔視為本地地標之一。
登婆街

登婆街「Temple St」在十九世紀時,賣淫、暴力和吸食鴉片的問題很嚴重,於是一位名為陳樹楠的醫生便在這裡開了間診所,提供醫療服務。
時至今日,這種重保健的風氣也遺留了下來,因此在這條街上,藥材行、健康食品店走幾步路就有一家,很多藥油、鐵打酒什麼的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史密斯街

則因戰前有間梨春園戲院,經常在唱粵劇,而被人稱為「戲院街」,現在史密斯街「Smith St」這裡已經整劃為美食街,所以又被稱為「牛車水美食街」。
雖然是路邊攤,但是新加坡的路邊美食店都有嚴格的要求和規劃,所以整條路都非常整齊乾淨,在這裡可以找到廣府、福建、潮州、新加坡當地等等的美食,比較有名美食是炒粿條面和蠔煎。
牛車水大廈

這個熟食中心是一個傳奇中的傳奇,位置一點都不顯眼,位於舊商場,卻幾十年屹立不倒,裡面大多數攤位上過美食評論雜誌或者美食節目的推薦。
推薦攤位: 了凡香港油雞飯面-- 米其林, 聯合本記砂煲飯-- 米其林, 佳記美食(售賣各種小吃), 金記潮州滷鴨粿汁, 潮州街香菇肉挫面, 安珍薄餅, 沈希老火湯, 天天豬肉粥, 勿洛水粿
聯合本記砂煲飯

聯合本記砂煲飯的砂煲飯是現點現做,一般沒有排隊的話需要10-15分鐘,如果有排隊,等上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都不足為奇。
吃之前先要把店家附帶的蚝油淋在飯上面,然後努力的把煲里的各種配菜都攪拌再一起。
了凡香港油雞飯面

廣東的朋友可能很難理解,大街小巷上最常見,簡簡單單的一碟油雞飯,竟然也能拿到米其林星星。
新加坡了凡香港油雞飯面「Liao Fan Hawker Chan」,原本是在牛車水美食街的一個賣港式燒臘的小攤販,後來獲得米其林一星的評價,引來大量想朝聖米其林一星餐廳的人。
碩莪街和碩莪巷

碩莪街「Sago st」早期有很多療養院、殯儀館、壽板店之類的「大難館」,很多來到南洋打工的中國人,沒有能力回鄉又窮困潦倒就會在這裡度過最後的日子,所以叫「大難館」。
同時還有很多為病難者提供身後事服務的店鋪,所以俗稱死人街,現在這裡成為了主要賣藥的街道,著名的佛牙寺就在這條路上。
佛牙寺龍華院

佛牙寺顧名思義是供奉釋迦牟尼的佛牙,1980年一名和尚在緬甸發現一顆佛牙,2002年把牙齒給把牙齒呈給釋法照法師,於是翌年更開始建造這座寺。
麥士威熟食中心

麥士威熟食中心就在佛牙寺對面,總共有3排店鋪,這裡沒有空調,但是飯點時間還是人潮洶湧,熱鬧非常。可以在安排在來逛牛車水的時候到這裡打卡、覓食。
推薦攤位: 天天海南雞飯 — 米其林, 金華魚片米粉, 真真粥品, 老伴豆花, 翁面煎粿, 洪家福州蚝餅
天天海南雞飯

「天天海南雞飯」不但是許多新聞媒體報導過的對象,更是新加坡《米其林指南》必比登推薦的美食之一,2017年、2018年均榮登米其林超值餐館榜。
天天海南雞飯並不難找到,在麥士威熟食中心最裡頭的第三條美食街中央位置,擁有兩間的店鋪空間,幾乎隨時都在排隊狀態,辨識度非常高。
客納街和安詳山

轉過幾排古色古香的熱鬧華人店街,便可以看到出現了許多非常歐洲風格的時尚酒吧、咖啡館和現代餐館,逛累了繁華的街市就可以來這裡休息。
客納街(Club Street)和安詳山(Ann Siang Hill)這裡曾經是傳統華人會館與社交俱樂部,雖然不如廟街那麼熱鬧,但是安靜百年閣樓依然吸引了很多想要閒適悠閒的人來。
芳林巴剎與熟食中心

芳林巴剎與熟食中心是牛車水地區最早的熟食中心之一。
這是一個藏在牛車水的美食寶地,比較少遊客知道,但深受新加坡人喜歡,是新加坡人心目中的大眾食堂。
推薦攤位: 歐南園炒粿條面 — 米其林, 馳名結霜橋三輪車叻沙, 亞王咖哩雞米粉面, 香記肉粽, 興記咖喱雞米粉面, 老檔馳名福建街蝦面
歐南園炒粿條面

歐南園炒粿條面已經傳了兩代人,曾於在新加坡舉行的街頭小販美食大賽「Hawker Street Food Master」中贏得冠軍。
中午吃飯時間,到歐南園排個一小時以上就為了吃一碟炒粿條是家常便飯。
馳名結霜橋三輪車叻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