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首兩起2019冠狀病毒疾病死亡病例都有肺炎和心臟病史。
受訪醫生指出,心臟病患屬於易受病毒感染的高危群,對病毒的承受力可能比其他人差,染病後出現併發症和死亡機率也比其他人高。
衛生部資料顯示,本地首兩名冠病19死亡病例,分別為75歲新加坡籍女子和64歲印度尼西亞籍男子。
女病患有慢性心臟病和高血壓的病史,她在2月23日被送入國家傳染病中心後確診患上肺炎,同一天被證實為冠病19病患。
她在加護病房住了26天,接受治療期間出現嚴重併發症,最終不敵病魔,昨天上午7時52分逝世。

(圖片來源網絡)
男病患同樣有心臟病史,在印尼曾因肺炎入院救治。
他本月13日抵新後住進國家傳染病中心的加護病房,隔日確診為冠狀19病例。他在治療期間出現嚴重併發症,昨天上午10時15分逝世。
新加坡心臟基金董事會主席陳淮沁教授受訪時指出,心臟病患屬於易受病毒感染的高危群。
陳淮沁說,這個群體受感染後,併發症和死亡率都比其他人高。受感染病患除了肺部會受影響,心臟系統也會出現不穩定的情況,心肌也可能直接受損。

(圖片來源網絡)
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顧問醫生梁浩楠受訪時指出,出現死亡病例並非完全出乎意料。
他說:「患有心臟疾病、糖尿病和腎功能衰退的年長者,如果感染病毒,死亡的可能性更高。因為病毒會刺激到心臟,每次刺激就形同輕微的心臟病發。
只要刺激一直存在,心臟就會不斷受到打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