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航空「自救進行時」,經濟艙「包吃飽」

2020年12月06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航空「自救進行時」,經濟艙「包吃飽」

經濟艙有吃的嗎?

其實很多經濟艙別說吃了,連口水都要買!

疫情下,新加坡航空的自救模式從來沒有停息,一直都在進行時,這不...經濟艙又推出新服務,被網友調侃為——「包吃飽」

(圖:來源自網絡)

12月1日起,作為全新經濟艙餐食理念的一部分,新加坡航空和勝安航空將在航時少於3.5小時的航班上提供更多主菜選擇,為客戶提供更多種類的新加坡本地和國際美食。

(圖:來源自網絡)

據悉,飛機上有超過40道新菜品將在不同航班上開始供應,其中包括粥、叻沙和濃湯暹羅米粉等新加坡非常受歡迎的美食,這些菜品是首次在經濟艙供應。

同時,新航將使用全新的餐盒套裝替換原有的塑料餐盒,全新餐盒套裝包括:使用森林管理委員會(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認證的紙質材料製成的防漏餐盒與紙杯、甜品盒、竹製餐具及紙質餐具包裝袋。

這種獨特的新型餐盒經過加深後,不僅可容納與原餐盒同等份量的食物,湯汁類的菜品也不容易滲漏,使用起來更加安全。

另外,新型餐盒可安全用於烤箱加熱,具有耐過熱性能,確保食物在加熱後也能保持其品質。

(圖:來源自網絡)

這個全新餐食理念由新航及新加坡當地的餐飲共同研發,兩家公司基於對短途飛行體驗的潛在痛點進行研究與改進,經過數月的研發,設計出這款全新的餐盒,既實用又環保,同時還能提升餐食的口感及其味道豐富性,保持餐食品質。

同時這也將減少托盤上約80%重量的一次性塑料器具,包括杯子和餐具的塑料包裝袋。

乘客用餐結束後,餐食托盤上的殘餘以及新餐盒都將被運回新加坡,然後送至對應的生態消化池處理並轉化成顆粒。這種顆粒可用作垃圾衍生燃料,它是一種可替代礦物燃料和煤炭的能源。廢物的現場處理可減少約60%的餐飲浪費,並進一步減少從運輸到焚化爐所產生的排放。

此外,使用較輕的紙製品有助於減少飛行上的燃油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