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30日在海南博鰲舉行,圖為與會嘉賓 駱雲飛 攝
中新網博鰲10月30日電(記者 王子謙)2018「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30日在海南博鰲舉行,與會境外媒體嘉賓熱議如何描繪好「一帶一路」媒體合作這幅「工筆畫」。

圖為新加坡報業控股總裁伍逸松 駱雲飛 攝
人民日報社社長李寶善在致辭中說,共建「一帶一路」為完善全球發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提供了實踐平台和重要途徑。「一帶一路」建設聚焦經濟發展,不搞政治輸出;依託開放合作,不搞保護主義;致力互利共贏,不搞零和博弈;遵循國際規則,不搞另起爐灶。希望通過媒體合作,攜手共築民心「絲路」。
《俄羅斯報》社長帕維爾·涅戈伊察說,當前新技術不斷湧現,信息傳遞變得更加迫切。在「一帶一路」框架內,媒體間的合作將不斷提升相互信任,為各國媒體工作者提供更多機遇,實現互利共贏。
新加坡報業控股總裁伍逸松建議,未來在「一帶一路」的宣傳方面,要更加強調「一帶一路」合作項目對所在國民生帶來的短期及長期利益,「應多讓所在國媒體發揮其獨特優勢,利用當地優勢資源與渠道講好『一帶一路』故事。」
墨西哥國家通訊社社長亞歷杭德羅·拉莫斯表示,新一代的年輕人應被廣泛吸引到媒體合作交流的大項目中,各國應建立一種新型的合作方式,便於青年更團結的、更暢通的溝通互動。
奈及利亞《今日報》編委會主席奧盧塞貢·阿德尼伊說,通過通過港口、鐵路、電信網絡等基礎設施現代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聯繫正在加強。通過媒體的進一步合作,分享發展經驗,將提高「一帶一路」在非洲大陸的效果。
英國每日郵報顧問、前執行總裁蓋伊·齊特說,在「一帶一路」的倡議實施過程當中,各國不僅考慮到資金的重要性,更多應該看到專業知識與人才的重要性。他建議建立「一帶一路」指數,評估「一帶一路」對社會經濟福祉的作用,便於媒體掌握更多報道素材。
當前,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手段對傳統媒體產生影響。與會嘉賓指出,「一帶一路」下的媒體合作,有助於共同應對這場變革。
法國《普羅旺斯報》副總編輯法比安·弗里德曼說,媒體間的共建共享有助於合作共贏,「一帶一路」沿線的媒體合作,有助於媒體更順利的應對變革。
荷蘭荷廣傳媒執行長傑奎琳·朗普說,新的數字經濟正在打破了物理邊界,使得信息與知識可以迅速傳播。荷蘭正致力於通過「一帶一路」與其他國家開展新數字經濟領域的合作,促進開放的跨境數字交流和知識共享。此外,荷蘭還為年輕人建立數字平台,賦予其更多話語權,「作為媒體也非常願意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為年輕的媒體領袖提供獎學金等培訓激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