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憑藉其開放的移民政策和「智慧國家2025」戰略,已經成為了全球留學生的熱門目的地。

根據2024年6月的數據,新加坡的國際學生人數已經突破了9.3萬,而2025年新加坡留學報告也顯示,理工科和科技類專業的申請占比高達48.13%。
這不僅反映了新加坡的產業結構轉型,也揭示了國家在科技領域對人才的巨大需求。
科技行業
數字化轉型帶來巨大機會
緊缺職位與薪資水平
隨著全球數字化轉型的加速,新加坡對科技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
根據新加坡人力資源部發布的2025年「緊缺職業清單」,人工智慧科學家、軟體工程師、數據分析師等職位長期短缺。

特別是在人工智慧領域,工程師的月薪可以達到1.1萬新幣(約合5.3萬人民幣),而過去三年,軟體工程師的招聘需求增長了122%。
與此同時,全球晶片產業鏈的布局也推動了半導體工程師、流程工程師等職位的需求激增,薪資水平也在不斷攀升。
政策與教育支持
新加坡政府出台了多個政策來支持科技人才的發展。
特別是「互補專才評估框架(COMPASS)」,為申請就業准證(EP)的科技人才提供最高20分的加分。
政府還鼓勵本地大學開設與全球頂尖高校合作的前沿專業。
例如,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和南洋理工大學(NTU)開設的人工智慧、數據科學等課程,培養了大量跨學科的人才。


留學生建議
如果你是留學新加坡的理工科學生,建議優先選擇計算機科學、電子工程、人工智慧等熱門專業。
此外,程式語言(如Python、Java)和機器學習框架(如TensorFlow)的硬技能至關重要。
同時,跨文化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也能為你的職業發展加分。
醫療健康
應對老齡化社會的挑戰
行業缺口與薪資漲幅
新加坡的生育率持續下降,目前已跌至0.97,65歲以上人口占比已突破20%。
這種人口結構的變化導致了醫療健康領域對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特別是註冊護士和老年護理專員等崗位。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醫療行業的薪資年漲幅可達8%至10%。
例如,初級護士的月薪約為4500新幣,而資深崗位的月薪可超過8000新幣。
政策傾斜與職業路徑
為了應對這一需求,新加坡衛生部推出了「醫療人力計劃」,擴大學醫規模,並為外籍護理人員提供快捷的工作準證通道。
此外,新加坡的公共衛生管理和生物醫學工程等專業也得到了政策上的支持,留學生可以通過這些專業銜接到醫院和養老機構等就業領域。

綠色經濟
碳中和目標下的就業機會
碳管理人才需求激增
在全球倡導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新加坡在「2030綠色計劃」中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綠色經濟。
新加坡將碳項目經理等職位列入緊缺職業清單,並對具備碳排放核算、ESG報告等技能的專業人才提供高薪職位。
該職位的月薪中位數約為7500新幣,跨國企業和諮詢公司正在積極招聘。
教育對接與政策紅利
新加坡的科技設計大學(SUTD)已開設可持續設計課程,整合工程與環境科學的知識。
此外,政府也為綠色科技企業提供稅收減免,以推動該行業的發展。
對於留學生來說,可以通過「專才准證(OnePass)」實現快速入職,搶占綠色經濟領域的就業機會。

金融與金融科技
亞洲財富管理中心的「黃金行業」
行業趨勢與緊缺方向
作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新加坡的金融科技(FinTech)和區塊鏈合規專家的需求日益增加。
2025年數據顯示,具備Python量化分析能力的風險管理師月薪可達到1.2萬新幣。
而反洗錢(AML)專員的薪資漲幅也高達15%,充分顯示出該行業人才的緊缺性。
名校資源與就業優勢
新加坡的高等教育機構,如新加坡管理大學(SMU)與全球金融機構如高盛、渣打銀行合作定向培養金融人才。
此外,「新加坡金融科技節」等行業活動也是留學生積累人脈、獲取實習機會的好平台。

海事與工程 全球航運樞紐的技術需求
職位缺口與薪資競爭力
新加坡是全球最大的船舶燃料供應國之一,海事技術總監、船舶工程師等職位需求持續增長,月薪中位數大約為9000新幣。
與此同時,半導體工程師在全球晶片製造產業鏈擴張的推動下,其招聘需求同比增長了35%。

職業發展建議
理工科專業的留學生可以申請南洋理工大學的海事工程碩士課程,或通過PSB學院與澳洲紐卡斯爾大學合作的雙學位項目,提升就業競爭力。

總的來說,新加坡在多個行業領域都提供了豐富的就業機會,特別是在科技、醫療健康、綠色經濟等「緊缺行業」。
作為留學生,可以通過選擇與新加坡發展戰略緊密結合的專業,提前積累經驗,利用政府的政策工具,如COMPASS加分、專才准證等,實現從留學到就業的順利過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