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帆船隊在亞洲運動會上為國家贏得了兩枚金牌,創造了歷史,這是新加坡在亞洲運動會上的最佳帆船成績,也是新加坡在本屆亞洲運動會上的第二和第三枚金牌。

圖源:SportSG
水翼風箏板好手 墨士廉 奪得新加坡的第一枚金牌
在亞洲運動會的首次亮相中,水翼風箏板好手墨士廉(Maximilian Maeder)在男子帆船比賽中一騎絕塵,全部16場比賽均名列前茅。由於天氣惡劣,原定於周三進行的決賽被取消,這意味著這位17歲的少年提前鎖定了金牌。
墨士廉今年一直處於嘶啞的狀態,上個月,在荷蘭的帆船世界錦標賽上,他在男子風箏板賽事中獲得了冠軍,也意味著他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上確認了新加坡的配額位置,一個配額的地方保證,來自新加坡的運動員將在奧運會上參加比賽。
水翼風箏板
水翼風箏板是一種水上運動,其中騎手使用板和底部有兩個翅膀的木板,稱為水翼,將「飛」在水面上方,風箏衝動器固定在大型可控的動力風箏上,利用風向前移動,騎手在腳帶的幫助下保持在板上。風箏衝動和風箏衝浪之間的區別在於,後者沒有附著的液壓,並且需要騎手的板直接掠過水麵。


圖源:SportSG
盧軍漢男子標準雷射型帆船(ILCA7)獲得新加坡的第二枚金牌
在2010年和2018年亞洲運動會錯過了金牌之後,在亞運會證明了盧軍漢(Ryan Lo)的魅力,他在今日的男子標準雷射型帆船(ILCA7)項目中獲得了新加坡的第二枚金牌。同樣由於天氣情況,周三的獎牌比賽被取消後,盧軍漢根據之前的排名以優勢奪冠。
金牌也意味著盧軍漢在明年的巴黎奧運會上獲得了新加坡的配額位置,盧軍漢在2018年亞洲運動會上的同一賽事中獲得了銅牌,在2010年,他還奪得亞運會男子樂觀主義型帆船賽銅牌,當時年僅13歲。
標準雷射型帆船
標準雷射型帆船(ILCA7)是一種單人帆船,以前被稱為雷射,它是一種輕便的帆船,適合各種風力和水域,它是奧運會的常客,自1996年以來一直是男子單人帆船的項目。
新加坡的帆船小將們在亞洲運動會上的優異表現,為國家爭光,也為他們在明年的巴黎奧運會上的參賽做好了準備,祝賀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