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柔佛州與新加坡之間的經濟合作正迎來新的機遇。根據星展銀行經濟師蔡漢廷在9月19日發布的報告中所述,柔新經濟特區的潛在面積達到3505平方公里,幾乎與深圳和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總面積相當,這對土地資源有限的新加坡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利好消息。

圖源:FACEBOOK
柔佛州的月薪中位數遠低於新加坡,這一差異為在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JS-SEZ)運營的新加坡企業提供了降低員工工資成本的機會,從而提升了生產的競爭力。
新柔特區或是新加坡面積的四倍多
蔡漢廷在報告中分析,新加坡企業可以利用新加坡作為商業和金融中心的優越地位,同時享受柔佛州豐富的土地、能源和勞動力資源。這一策略將為數據中心、電子產業、旅遊業以及再生能源行業等主要領域帶來顯著的利益。

圖源:FACEBOOK
報告數據顯示,新加坡的月入中位數為3250美元(約4200新元),而柔佛和馬來西亞的月入中位數僅為約500美元。柔佛州作為馬來西亞人口第二多的州屬,2023年的人口達到410萬,並且預計其增長速度將超過新加坡,為企業提供了不斷擴大的勞動力市場。
報告還對比了新加坡、柔新特區以及深圳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面積。蔡漢廷指出,柔新特區的面積可能是新加坡的四倍多,這對於土地資源緊張的新加坡來說,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優勢。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之間的貿易關係緊密,馬來西亞去年成為新加坡的第三大貿易夥伴,自2013年以來,馬來西亞在新加坡總貿易中的份額一直保持在約11%。在後疫情時期,新加坡在馬來西亞總貿易中的份額有所增加,預計新馬關係將長期保持蓬勃發展。
新馬跨境貿易仍面臨一些挑戰
柔新特區的設立也被看好能夠進一步刺激柔佛州工業房地產的需求。近年來,柔佛州的工業房地產交易量和價值都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然而,本地企業在跨境貿易中仍面臨一些挑戰,包括稅收政策和供應鏈效率低下等問題。投資者普遍認為,馬來西亞的投資程序較為寬鬆,因此有必要在馬來西亞建立一站式服務中心以提高效率。

圖源:CNA
新馬兩國政府積極鼓勵商界參與柔新特區的建設,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成立了柔新特區工作小組,旨在收集見解、反饋和建議,推動經濟特區的發展。
據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7月發布的報告顯示,90%的受訪新加坡企業對柔新特區可能創造的機會充滿期待。然而,這些企業也反映,在人才庫、跨境人流與貨物流動,以及投資流程方面遇到了一些挑戰。
總的來說,柔新經濟特區的設立為新加坡企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尤其是在降低成本和提高競爭力方面。儘管現在仍存在一些挑戰,但新馬兩國政府的積極合作和企業的積極參與,為柔新特區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各項政策的逐步完善和實施,柔新特區有望成為區域經濟合作的新典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