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新加坡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自2013年將禁菸範圍擴大到住宅區的公共與戶外空間,可能助約2萬名年長者避免心臟病發作,其中年長人士和男性受益最大。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最新研究顯示,將禁菸範圍擴大到住宅區的公共與戶外空間,與每月心臟病發作病例減少有關,其中年長人士和男性受益最大。
全球每年約有130萬人死於二手菸,其中多數人死於心臟病發作。自2003年以來,已有67個國家實施全面禁菸法令,有關全面禁菸法助長健康的研究多局限於室內禁菸。
這是新加坡首個針對在住宅公共和室外空間禁菸對健康影響的研究。為了評估各項立法對心臟病發作率的影響,研究人員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這10年間新加坡心肌梗塞登記處的月度報告,期間共有13萬3868例心臟病發作,其中男性有8萬7763人,占總數的66%;按年齡層劃分,約60%為65歲以上的年長者。
2013年新加坡將禁菸區擴大到所有住宅區的公共空間,包括公共走廊、組屋底層及樓梯間、有蓋走道、有蓋行人天橋、醫院戶外空間和巴士站周圍五米範圍內。
2016年,這項範圍進一步擴大到水庫和所有住宅公園,2017年又擴大到更多教育機構以及巴士和計程車。
數據顯示,在2013年之前,65歲以上族群的心臟病發作率約為65歲以下人群的10倍,男性的發生率幾乎是女性的兩倍,且心臟病發作的總人數每月以每百萬人0.9例的速度上升。但在2013年之後,這一比率降至每百萬人0.6例。
年長者和男性是擴大禁菸區的主要受益者。65歲以上族群的心臟病發作率每月每百萬人減少5.9例,這一降幅幾乎是年輕人的15倍,年輕人每月每百萬人只減少0.4例。
根據科學家估算,如果沒有這項立法,在65歲及以上年長者中,可能會有多1萬9591個心臟病發作病例;65歲以下人群中,可能有多1325例。 就男性而言,可能多4748例。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研究高級副院長陳文煒說,這項研究為有意擴大禁菸法的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更多證據,加強禁菸以減輕居民接觸二手菸的不良影響和患心臟病的健康負擔。